章节目录 第61章 第 61 章

    不知道过了多久, 安以农终于睡着了,顾正中从车里出来,他看向立在车架上的乌鸦:“把人守好了, 出了一点差错,唯你是问。”

    此时的顾正中目光冰冷无情, 哪儿还有之前的温情脉脉, 然而乌鸦却是习惯了。

    “殿下不是说尽兴了就离开么?已经过去数月了, 这个人类有什么特别之处?”乌鸦落地, 化作一个黑衣的男人。

    顾正中稍一停顿:“一般人的心,我一眼就看透了,可他的心, 我却摸不透。”

    他脸上露出笑, 又快速收起:“他的事, 你不必管,照看好人就行。”

    顾正中整个人仿佛穿过某个屏障,直接消失。但也就几秒,他再一次出现, 并且一声不吭直接进入车内。

    安以农睡得不好, 皱着眉,身上冒汗嘴唇发干,脸也有些苍白。

    这样虚弱无助的时候, 才确定他真的只是个少年。

    顾正中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宝盒, 晶莹剔透如冰玉,盒子打开,里头有一枚圆润的红色小果实, 异香扑鼻。

    这缕香气一透过布帘, 就引得四周围数里的‘东西’蠢蠢欲动, 只是它们不敢靠近。

    顾正中两指捏着朱果,悬在安以农嘴唇上方三四寸的高处,轻轻一挤压,便有红色液体滴落下来,正好滴在安以农的唇角,这异香顿时更加浓郁。

    梦中的安以农舔舔嘴唇,顾正中笑了,又挤出两滴红色液体。他看着已经不剩精华的果子,随手丢到外面去。果子还未落地,一股黑风过来卷走,又有其他力量尾随而去。

    第二天,伴随着灾民早起煮食的声音,安以农醒了,他精神极好,甚至感觉自己整个人比生病之前还要好。

    “健康地活着,真好。”

    安以农擦了脸,再次涂上那种褐色膏药,又用一条大围巾把自己一张招人的脸遮得严严实实。

    他给顾正中点了线香,又把金灿灿的小橘子叠在旁边,恭恭敬敬鞠躬:“先生早安。”

    顾正中看着线香旁边的小橘子,嘴角微扬:“嗯,早安。”

    他没听过‘早安’,但这不妨碍他懂这是什么意思,并且马上学来用。

    那之后的时间,别的人都在艰难逃难,安以农一边推车一边还要听老师讲课。

    “如今没有太多条件,便一日讲解一篇吧,这是前朝文相的名篇《墨梅赞》,晚间我要考你。”

    “背诵还是理解?”安以农问。

    “自然是都要。”

    顾先生平日倒是好说话,这时候却很有师父的威严,安以农稍稍跟不上节奏,这边车子就要加重一倍。

    “要好好听我说话才行。”顾正中眯着眼睛看了人群中躲躲闪闪吸引安以农注意力的人,一只灰老鼠。

    “是,先生。”

    那日晚上顾正中果然抽查了安以农的情况,安以农背得磕磕绊绊,倒是对这篇《墨梅赞》的理解让顾正中眼前一亮。

    多数读书人对前人总是有着奇妙的俯跪情节,总觉得古人、名人、名古人身上没有任何错漏,对他们的看法都是全盘接受,甚少可以提出这种可称为高屋建瓴的看法。

    顾正中心里十分满意,嘴上却还要故意敲打:“想法很不错,只是锋芒太盛,下次可得含蓄些。”

    “是。”

    见安以农偷偷松一口气,顾正中笑道:“累么?”

    “不累。”安以农拿出高考倒数一百天的状态。

    “那就好,”顾正中坐在车上微笑,“担心你基础不好,所以放缓了速度,既然你还能承受,那就每天多加一篇吧。”

    “……”

    没有笔没有书,连老师都不够专业,但这是安以农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教育。

    这会儿是逃荒路上,他身边也没有正经读书人,顾正中是他能接触到的最好的老师,虽然安以农不知道他究竟是谁,或者究竟是什么。

    想要通过科举成为官员,这件事他不是一时激愤决定的,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上辈子他做了歌手,已经实现自己的愿望,这辈子他本想随波逐流,小富即安。然而一路逃荒的所见所闻改变了他的想法。

    安以农确信自己的理念,以及自己的能力都比一般人更好,现代强大的信息量被系统化作难以忘记的知识储存在他大脑里,时时刻刻提醒他,他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既然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试试造福一方?

    人活着,总得给自己找个活着的理由。

    天气日渐寒冷,又下了两场大雪,很多衣服不够的人都出现生病的迹象,生姜变得比食物都昂贵。

    村长家的儿媳妇也生病了,病了几日不好,大家都觉得就两日了,村长一家愁得眉毛都挂下来。

    “她爹,把我丢下吧,减轻一点负担。”村长家的大儿媳擦着眼泪,“我嫁给你那么多年,就生了禾苗一个姑娘,万一我要是走了……”

    “别说胡话,捂一捂汗就好了。”村长的大儿子憋出一句,一双眼都红了。

    那小姑娘也围着她娘哭:“娘,别丢下我。”

    “都别哭了。”村长掀开帐篷草帘子,他把一个小袋子拿进来,“喜娃子给的,他说里头有治发热的药丸,一天三粒,餐后服送。”

    “喜娃子?”村长大儿子惊讶地看着手里的袋子,他打开一瞧,里面不但有个小瓷瓶,还有足足三四斤的小米。

    “她娘,你有救了。”村长大儿子眼泪滚出来,喜极而泣。

    村长也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正经粮食,他们家如今都开始吃草根了。

    上一个城市,那买卖人的,一个大姑娘才能卖十几斤粮食。

    “先抓一把给你媳妇熬粥,以后有了粮食记得还他。都记得这个恩情,他给的不是粮食和药,是命。”

    也是村长的儿媳妇命不该绝,高烧之后靠着这点米粥和不知道灵不灵的药丸,居然熬了过来。

    村长一家都没有对外说,灾民里生病的不只是他一家,万一被人知道,安以农就是有一箱子的粮食和药,也是不够用的。

    “雪要下到什么时候呢?”

    扫完棚上和四周围的雪,安以农搓着手缩进车里。

    这雪太重了,不及时清扫能把棚上糊着的油纸压坏,他不得不每天爬起来扫雪,好在他糊棚的时候用的是最厚实的油纸,风吹雨打两个月了还是好好的。

    顾正中看到安以农进来,连扇子都没扇,只是心念一动,安以农身上头上的雪花自己就消失了,暖意暗生。

    如果有其他人进了他的车,一定会惊讶地呆住,这只用一层粗布隔出的小小车厢,竟比外头暖和了好几度。

    安以农盘腿坐下,拿起放在褥子上的一册书籍。这是顾正中带来的,反正雪大他们走不了,干脆在这好好读书。

    他拿着书,上半身挺直,虽然看着一副狼狈的难民模样,但是已经成为气质一部分的仪态却是无法骗人的。

    顾正中在旁看着,觉得赏心悦目。

    其实他要求的强度实在有些难为人,就算四岁开始启蒙的世家子弟都未必能跟上。但是安以农从未抱怨,他只是认认真真去执行,用最高效也最严苛的方法要求自己。

    勤勉、好学、聪慧、一点就通,如何能不喜欢这样的学生?

    大雪连着下了几日,车轮都被厚厚雪层淹没,大地一片白茫茫。灾民愁容满面,这要如何走?总不能一直等到化雪。

    “改道,往东走,东边的平江府距离我们最近。”一人出主意。

    “平江府?不是说那儿才遭过水灾么?”

    几个领头人在那里商量,有人当机立断,也有人迟疑,平江府可是出了名的多灾多难。

    “这样吧,我们分开走,一部分继续往南走,一部分转东去平江府。”本来灾民就只是因为共同目的地聚在一起的,目的地不同的时候分开也很合理。

    安以农决定去平江府,这本就是剧情里有的,而且平江府山多地少人稀,正是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对灾民比较友好,来人就给分房分山地。也有部分能分到靠海的沙地或者滩涂。

    “沙地啊。”安以农开始琢磨是用沙地种西瓜还是拿来养鸭子了。

    选择去平江府的人不是特别多,加起来也就五户,不算安以农和黄梅生这两孤儿。

    他们要一边铲雪一边赶路,所以走得很慢很慢。

    认路的事情交给灾民里一个商户,当家男人年轻时跑过商,懂得如何利用树冠的茂密程度、树的年轮和夜间天上的星星分辨方向。

    他们日以继夜地赶路,终于在逃荒的第九十二天来到了平江府,那一日,正是除夕日,平江府难得放起了花火,一颗颗金色星火飞到空中,炸成花。

    灾民们在城门外怔怔地看着花火燃烧过后特别寂寞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脸上却只露出苦笑。

    “年三十了啊。”

    平江府的知府没料到会有灾民到这儿来,但既然来了,那就好好安排吧,他们府地贫人少,多二三十人不算什么。

    “只是不知道这些灾民的性子,可别生出什么乱子。”知府有些顾虑,听说这些灾民这一路不太平,因而身上也染了几分凶性。

    “大人,我看可以分到山岭县,那里七山二水一分田,山中多村寨山民,他们这点人造不成什么乱子。如果大人还不放心,可以将他们分作两批,送两个偏远村子去。”

    平江府的知府接受了这个建议,甚至很为灾民考虑:“送到多姓聚居的村子去,免得一姓势大欺压灾民。”

    所以安以农就和村长一家分开了,他和黄梅生,还有一个五口之家被分去山岭县下的一个山村。

    作为在本地落户的灾民,他们可以一次性得到官府补助的三十斤粮食,一块宅基地和三亩地。

    这三亩地当然不是已经开垦好的田地,而是山地、水塘、沙地三选一。安以农选择了水塘。

    另外补了三两银子后,他就得到了一口十余亩的水塘,水塘附近不大的土地也是他的。至于他的宅基地,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已经用竹条和茅草搭了一间简易小屋。

    “这边上你可以开一个小菜圃,养些鸭子。”好心的阿伯用着基本听不懂的本地方言和他说。淳朴的老人也喜欢白净漂亮的少年郎,看着好相处。一开始他们还真担心来几个凶神恶煞的灾民。

    安以农连蒙带猜理解了对方的话,认真谢过。

    “这里离海不远,鱼虾价廉,也不好卖。”顾正中浮空三寸,扇尖抵着自己的嘴唇。

    “水塘能卖的,不只是鱼虾。”安以农笑道,“我准备在水塘边种植桑树,水中养鱼和菱角,塘边养鸭。”

    “本地有种桑养蚕的习俗,蚕茧可抵税,其余的可做生活之用。既然我准备走科举这条路,就不能把心思都放在种田的事情上,选水塘是最合适的。”

    最重要的是,他对水生动物具备天然亲和力,又有‘健康光环’,选水塘可以发挥这个优势。

    “那么,可选的十多个水塘,有更大的更深的,为什么选了这个?”这个水塘属于最偏僻的,可是安以农偏偏选了它,还把宅基地也选在这里。

    安以农含笑看着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水塘:“这个水塘是天然形成的,它地下有泉眼和暗流,是天然活水,这样的水才能养出好的鱼虾。甚至我还有一个想法,不过这件事需要实验过才能判断是否可做。”

    “什么想法?”顾正中有些好奇,就这么一块普普通通的水塘,还能玩出花?

    安以农一指水中闪过的鲫鱼:“最后让我确定的,就是这水塘中的鱼。村里人说这里曾经钓到过金红色和银白色的鲫鱼,我想试试培育观赏鱼。”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com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