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正文 第八〇一章 工业

    从月面发射火箭,投送几千吨载荷到远日轨道,这只是最近十年来,“吴刚”基地进行的许多大规模航天活动之一。

    在盖亚表面,“混沌”的建设如火如荼,而在遥远太空,“盘古”规划的月球基地也逐渐发展起来,规模不断扩大,并在1523年越过“临界点”,实现了各门类物资的自给自足,不再需要盖亚的补给。

    今天的月面基地,占地面积超过一百平方公里,深入到月球以下几公里。

    既然在月球表面立足,甚至于,建立起一整套能源、冶金、化工、微电子、航天产业,人类文明已扩张到月球,开采月球资源也变得顺理成章。

    但是,与早年间的预想相比,月球资源的丰度,则与盖亚表面相去甚远,更有一些元素极其缺乏,就连曾被人类寄予厚望的“氦三”,原本打算用于可控核聚变的物质,也任凭其散布在月面,无人问津。

    月球表面的“氦三”,并非天然形成,来自于太阳物质的喷射。

    这一天文现象,在盖亚表面其实也有,毕竟行星自身没有生成“氦三”的条件,只不过盖亚有大气与磁场屏蔽,富集度太低。

    今天的月面基地,各类工程机械、产业配套,在资源采掘、提炼与加工方面有很强的实力,却一直没动“氦三”,原因自然是人类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甚至于已基本放弃了这一方向。

    不是科学家们气馁,而是这一技术,在今天就算真的开发出来,也未见得会像旧时代无数人畅想的那样,给人类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剧变。

    能源,在人类文明,始终扮演极其关键的角色,这一点并毋庸置疑。

    甚至于可以说,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规模与后效应,决定文明的发展水平及走向,但这是否就是说,一旦可控核聚变突破,人类文明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开启新时代,甚至于像旧时代的几次工业变革那样,引发社会剧变呢。

    变革,当然会有,然而在资产主义框架内,一切既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架构,却不会有任何变化。

    这一点,早在与专家、学者座谈时,阿达民就说的很明白。

    他劝诫研究者们,不要对这一技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摈弃旧时代的妄念:

    “人类,一旦掌握可控核聚变,就可以获得近乎免费的无穷无尽之能源,进而实现社会、文明的极大飞越;

    这是旧时代许多研究者,乃至民众,都曾经有过的念头。

    不过在今天,我们则必须、且应该已经认识到,这只不过是一种虚妄的空中楼阁。

    持这类观点的人,在旧时代,的确为数不少,论据则是基于人类近现代的几次工业变革,认为一旦能源出现重大突破,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必定飞越,进而带来整个人类社会面貌的巨大改变。

    但即便在当时,一个合格的海因里希主义者,也不难发现其中的谬误。

    进而,清醒的意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会如何决定‘可控核聚变’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

    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取决于生产力,而生产力则单纯的取决于科技、特别是能源的开发利用,对这类人,学术上的称呼是‘唯生产力论者’,而我个人,在很多年前就更习惯称其为‘工业党’。

    唯生产力也好,工业党也罢,关于可控核聚变这一点,究竟错在哪里?

    这里,我们并无须再重温一遍,可控核聚变是如何的难以实现,这与今天的讨论毫无关系。

    不妨架空设想一下,如果这种划时代的能源技术,真的出现在旧时代,会不会彻底颠覆既有的社会体系,乃至带来人类文明的剧变?

    答案是‘不可能’。

    即便不考虑IT大潮,会引发剧变,答案依然会是不可能。

    当然,今天在座的各位,想必都清楚,人类文明不可能如‘工业党’们设想的那样,生产力持续发展,社会架构却裹足不前,甚至在迈向星辰大海时,仍充斥旧时代的那一套陈规陋习,‘舰长’,‘军衔’,‘晴人’乃至‘种群歧视’;

    那场面,何其荒谬,正如人们简直无法想象,一个技术上已迈进工业时代,却仍保有原始社会状态的文明,会是什么样子。

    这种突兀,归结到一个断言: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必然与同时代的生产关系,大致匹配。

    今天,盖亚净土的存在,就是这一客观规律的生动具现,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信息技术时代,科技的空前发达,必然导致文明接近奇点,今天你我所见的这一切,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说是文明变迁的某种必然。

    但是反过来,即便‘可控核聚变’真的实现,对人类社会而言,也不会衍生出一场颠覆性的巨大变革。

    ‘细节是魔鬼’,这句话,正适合用来形容它。

    可控核聚变,从设想出的第一天起,就被人类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论证过程也可以很简单:

    按聚变材料——氘在海水中的含量,一升海水中所含的氘,如果全部提炼、完全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三百升汽油的燃烧热,而以盖亚海洋的体量之庞大,与1:300的比例,必然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试想一下,倘若人类的眼前,有容量相当于盖亚海水总体积三百倍的巨大油库,以其现有的认知来判断,认为这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是否也可以做一同样的表述:

    在盖亚公转轨道上,每一平方米的太阳投影面积,一年之中,接收到的光辐射能量高达31,536,000焦耳,若以百分之三十的光伏模组,将其转变为可利用的电力,则这些电力蕴含的能量,同样相当于三百升汽油的燃烧热。

    在太空中安置光伏模组,一年下来,也可以有三百升汽油的能量到手。

    与看似高大上的可控核聚变相比,太阳的光辐射,能量密度也十分可观——注意这还是在一点五亿公里的遥远距离上。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com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