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0章 黄河岸边双刀客

    陶飞飞至今仍然记得,那天清晨的阳光照进灰尘飘飞的牢房,坐在她对面的那个男人脸颊削瘦双目精亮,虽然看上去只怕也不满二十岁的样子,但是仍然像个五六十岁的爷爷似的叨叨个不停,一副很想把她拉出迷途让她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热心模样。

    当然,那个时候的陶飞飞压根不吃他这一套。

    当时陶飞飞不过十四岁,从小跟着老爹闯江湖,举手投足之间并没有别的女孩儿一样的娇羞温婉,反而是干净利落又机巧灵动,说话也直来直去,所以在她老爹手下的一群飞天遁地的小伙子堆里很受欢迎。行走江湖的人自然是以方便为先,所以陶飞飞一直穿的都是半大男孩的衣服,袖口裤脚和腰身都扎得紧紧的,头上团着两个丫髻,用黑麻布条子一缠,俨然就是一个尚未长大的男孩的模样。十四岁的女孩又是刚刚开始发育,各种少女的迷人特征尚未显现出来,所以包括迟云在内的所有人都把她认作是个男孩。即使有人觉得这个男孩儿声音有点清脆尖细,也大多会当作是年岁不大还没到变声期的缘故。

    把这个小偷儿抓住之后,迟云很认真地想了一下,觉得他这么小,就算是已经闹得整个林州城惶惶不安,但是也还是有改过的余地的。他的打算是先劝这个偷儿伏法,然后慢慢把被运到北边的金银钱财追回来,到时候再请州牧大人开个恩从轻处置,把这个小家伙在牢里关上十天半个月后,看看情况怎么去找找他的家人什么的。

    迟云这样考虑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男孩年纪这么小就已经功夫练得超乎常人,又胆大包天做下这样的大案子,若是不趁早把他劝好了让他尽快金盆洗手,以后等他年岁大了功夫再更进一层,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到时候,可就不是一个林州城的大户被洗劫这么简单的事儿了。

    所以迟云是很诚恳地去劝他,希望他尽快伏法认罪浪子回头金不换之类的。

    当时陶飞飞听完他一大段叨叨之后,唯一的反应是翻了个白眼,倒头就睡,把迟云弄得想发作又没脾气。

    这也不能怪她。前天陶飞飞喝的美酒佳酿还在肚子里呢,昨天夜里她之所以会那么简单地就栽在迟云手里,也大半是因为酒没醒的缘故。折腾一阵之后,竟然又来了个碎碎叨叨的像老和尚念经一样的捕快,早就听得她昏昏沉沉困意席卷了。

    迟云只好甩手而去。

    迟云的计划本来是不错的,但是他起初的千算万算,都没注意到自己遗漏了很重要的一点:这样年少的一个孩子,功夫已经超出他见过的许多江湖中人,而且一下子就犯下如此大案,背后怎么会没有个亲友之类的?再不济,教他轻功的师父总该也是有一个的吧。x 电脑端:/

    即便迟云后来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准备去追查陶飞飞的那些朋友,但是陶飞飞并没有给他成功的余地。

    于是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一个连窃十几家大户的神偷,用激将法把名捕迟大人给灌醉了,然后不知怎么就挣脱枷锁逃出大牢,并且放出话来说,自己敬重会喝酒的人,以后再也不到林州地界来下手。

    这些只是传遍远近十几个州县的故事的最简单的版本。

    至于真实的情况——陶飞飞的确是说,自己因为酒醉未醒才被抓住,要跟迟云拼酒。本来这样的激将把戏迟云是早就看得清楚的,但是陶飞飞开出的条件是,如果迟云赢了她,她就真的洗手不干退出江湖。这对于连续几天都没能劝出个结果的迟云还是有点作用的,而且事先迟云安排了府里一大半的捕快在屋里守着,陶飞飞身上的几道枷锁也扣紧了,他想来是万无一失的。(_

    后来的情况则是,陶飞飞比迟云先喝倒了,当迟云要绑好她让她言出必行的时候,却没料到头一昏就睡了过去。就在这个当口,在屋瓦上蹲了半天的几个黑衣人一跃而下,三下五除二把围观的一群捕快打倒了,然后把睡死了的陶飞飞扛上就走。

    这场霸气侧漏的营救行动的头儿是陶飞飞的老爹,剩下的人都是盗王手下功夫最好的一群高手。他们早就清楚,林州的公差里只有迟云最难办,所以在迟云要喝的酒里先下了药,等迟云迷糊过去就动手。等外头的其他人反应过来,那群数一数二的轻功高手早就飞得连影子都不见了。

    当年这件事情的结果是,迟云被州牧大人打了板子,陶飞飞被她老爹关了七天的小黑屋。

    迟云养伤的时候,林州城里卖梨花醉的谢姑娘给他送了些膏药和点心,还跟他说了好一会儿的话。

    在这之前,谢姑娘是从来不会主动去给迟云送东西的。这一次,迟云有点受宠若惊甚至有些因祸得福的感觉。

    但是谢姑娘的东西不是白送的。那天谢姑娘在他屋里呆了好一会儿,除了问候他的伤势,说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她这些天遇到的一些奇怪事。

    谢姑娘说,她认识的人里头,只有迟云是本领最大的,所以她过来找迟云。

    谢姑娘说,最早的一件奇怪事,是她曾经在城隍庙门口遇见一个老道士,那个老道士不算命也不看相,只卖东西。而且,其他人找他买东西他都不卖,只肯卖给谢姑娘一个人。

    说着谢姑娘把那个东西拿出来,迟云一看,是一包种子,但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草木的种子。

    那个老道士让谢姑娘把这些种子种到卧房门口的小花圃里,天天浇个水就行。谢姑娘有点迷糊,还没敢种,担心是违禁的花木,就拿来让迟云瞧瞧。

    但是迟云也不认得是什么种子。

    然后,谢姑娘又说,她前天晚上再自家天井里洗衣裳的时候,一抬头看见前面地上,本来是个方正黑块的屋顶的阴影上面有一个人的轮廓,吓得她赶紧回头去看,但是一回头,身后的屋顶上却又什么都没有。

    这件事情引起了迟云的警觉。身为捕快的迟云自然晓得,若只是谢姑娘眼花了还好,但若是真的,那可是事关城中安全的重要线索。

    迟云的伤势好了之后,为着那个屋顶上的影子特意追查了好一阵子,但是一无所获。直到连谢姑娘都说怕是她自己看错了,让迟云别再费力气,迟云也依旧没有放弃这个疑点。

    而在北朝,陶飞飞被老爹教育一顿之后,开始了她光芒万丈的神偷生涯。很快,半个北朝就传扬开了关于黄河岸边一个蒙面双刀的黑影的故事。而且人们往往说,那个黑影的腰上除了快得看不清轨迹的双刀,还有一只半大个儿的酒葫芦,里面装的是当地能弄到的最好的酒。x :/

    被传说所洗脑的人们从来不怀疑,如果那个黑影经过的地方正好是北朝的京城长安,那么,装在葫芦里的一定是皇宫大内里窖藏的最好的御酒。

    而且有趣的是,如果某一个大户家里的酒让这个双刀客人觉得不错,这一家的大门上还会被画上一只大肚子的酒葫芦,葫芦口上粘着一片羽毛。

    因此,人们称呼这个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双刀人为“飞羽葫芦”。

    每次听到这个称号,陶飞飞并不觉得抗拒。她很喜欢装酒的葫芦,甚至曾经放话说宁肯丢了刀也不肯丢了葫芦。而且,她认为“飞羽”是对她的赞赏,能做到像羽毛一样乘风掠过不留痕迹,是她这一行里的最高境界。

    陶飞飞顶着这个大名在江湖里晃悠了好几年,终于遇到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陶飞飞十八岁那年,她老爹在去看望一位已经退出江湖的老朋友的路上,经过一座山的时候出了事情。

    当时她老爹是孤身一人走的,陶飞飞被留在洛阳城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后来陶飞飞自己打听出来的。

    那天天色晚了,盗王看见山上有座小庙,就去借宿。庙里的住持是个老和尚,没有推辞就让他进了山门,还给他分了一碗稀粥喝。一切都是好好的,临睡的时候老和尚还跟他讲了会儿经,两人才各自关门。

    到了那天半夜,大约过了三更还不到四更的时候,老和尚起来如厕,才瞥见借宿的施主的房门开着,往里一看竟然没有人。老和尚有些奇怪,四处看看都没有踪迹。那天夜里乌云很浓,根本没有月色,老和尚就提了个破灯笼顺着山路往外面走,去找这个施主。

    这座山虽然不大,但是山路很是崎岖,还到处长着荆棘怪树,在那个漆黑的夜里有些阴惨惨的。老和尚对这里的路很熟悉,倒也没有怎么害怕,只是举着灯笼往前走。正走到一块横在路中间的山石旁边的时候,头顶忽然一阵疾风掠过,呼啦啦惊飞了一大片林鸟。

    老和尚一边念着阿弥陀佛,一边忐忑往前挪,看见前面的树丛一阵摇动,明显里面是有什么东西在动的样子。老和尚乍着胆子叫了一声“施主?”,却没有听到回答。

    正当他在犹豫要不要接着往前走的时候,那个树丛猛然一阵大动,突然响起一声极为尖利的啸声,几乎都要刺破耳朵一般地直直传来,激起浑身的一片疙瘩。继而好几个黑影极快地从那片树丛中嗖地飞出,往四面八方去了。

    老和尚被惊得一身冷汗,虽然那些影子飞得极快,但是他还是勉强看出,那些影子根本不像是人形,反而奇形怪状的很像是一些怪异的鸟类或是走兽!

    吃斋念佛了大半辈子的老和尚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但是好歹还记得佛经里面对于一些怪物的记述,于是自己想着这怕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了,更是吓得几乎要落荒而逃。

    正当老和尚哆哆嗦嗦想要捏着灯笼逃回去的时候,他才想起那个借宿的施主还没找到,万一那个人也遇到了这些东西,只怕凶多吉少。想到这里,平日里念的慈悲佛法一瞬间涌上脑海,索性也不管自己的性命,竟是提着灯笼径直往那片尚在摇动未停的树丛走去。

    事实证明,老和尚的勇气还是有作用的。那片树丛的中间是一块空地,空地上有两个人影,一个站着一个躺着。

    老和尚定睛一看,就身形来瞧,躺着的那个就是来借宿的施主,站着的那个……

    他自然是不认识。

    但是老和尚也知道,本来好好的一个人现在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肯定是出了事。

    而且,肯定是跟那个在旁边站着的人有关系。

    暗云无光,空山的夜里冷风涌动,带来一阵隐隐的血腥气。

    然后,老和尚望见那个人抬起头,直直盯着他。

    “他已经死了。”

    灯笼扑的一声,熄灭了。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com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