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四章 太原

    第二十四章太原

    方清之靠着长安城皇宫里的贡品,终于撑过了萧山,这位大秦帝国的终结者,帝国的儒学宗师,在过了萧山后便撒手人寰。其留下的一切因果,财富与债务都由他的长子方审继承了下来。

    …………………………

    卢勇醒过来后,变得沉默寡言,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了下来。很快,便瘦成了骷髅一般。赵征被抱在怀里,甚至能感觉到卢勇硌人的胸骨。

    这个精气神十足的老头就好像风中的烛火一样,身体愈来愈差,等他们到了太原,卢勇终于病倒了。

    赵征一路上看了许多,经历了许多,虽然他下定了决心要尽快融入这个世界,却总感觉跟这个世界隔了一层纱,当卢勇怀抱着他躺倒在太原城门外的时候,他觉得这层纱被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轻轻地掀起了一角。

    他明白,夺回赵氏的江山,杀上西北,这些是这位老人的企望,却不是他的初衷,但是不知怎的,他净不忍心不按照这位老人的企望走下去。

    事实上人就是这么奇怪。在他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还很偏颇的时候,这个人会坚信他看到的听到的那一丢丢就是这个世界的全貌,并对见识过整个世界的先行者们的话不屑一顾,认为先行者们过时了。等到他对世界的认知不再偏颇,理解逐渐全面后,他才发现,原来先行者们的话是对的。于是他开始化身先行者,来嘱托后来的后辈,然后被嫌弃……

    这是一个轮回,是一个人必将经历的轮回,且不可重复。所以要好好享受这种轮回。

    赵征不记得是他的哪位“哲学家”老师这么对他说过来着,但是他现在就可以肯定的反驳这位“哲学家”的话!

    因为赵征很明显经历了一次这个轮回,现在又要经历一次。

    虽然“哲学家”告诉他这个经历很美妙,但是这个美妙是相对于其唯一性来说的。钻石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数量的稀少,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掌握钻石的人在控制。

    但不管怎么说,物以稀为贵这句话是没错的。当一件事的价值在于唯一性的时候,如果这件事变成了可复制的,那么这件事也就没了价值。

    赵征并不想做一件没有价值的事儿,参与没有价值的抗争,然后被镇压,然后被同化。

    不想再走一遍这样的流程,那就只能从一开始就尝试着融入其中,和光同尘。

    这一点来到这个世界十五年的赵征做的很努力。

    他在努力的融入这个世界,努力地扮演好一个哈姆雷特的角色,他甚至在脑海里偷偷地回忆了一遍王子复仇记的剧情,并且努力地模仿着。因为在他的经验里,没有办法找到一个雷同的经历,他只能寄希望于戏剧之中,毕竟有句话说的好——艺术来源于生活。

    我们不能指望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一个成熟的现代人不遵从经验主义做事。

    赵征来太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太原并没有他想象之中的神秘后手,也没有他认为的兵多将广,更没有皇室的秘密部队。他用了十年时间证明这三者都是他的臆想。

    赵征曾经疑惑过,他很小心很小心地,假装无意间提起过有关为何选择来太原这个问题。他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他刚跟着卢勇学完有关利用姻亲关系来平衡朝堂的课程后,卢勇懒洋洋地歪坐在树荫下的石凳上,一头白发梳理地整整齐齐的。

    赵征维持着端正的坐姿一个上午后,看到卢勇微微闭着眼微笑着,他小心翼翼地松了松腰板,闲聊间问出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在这之前他就已经有了答案,只是要与计划制定者本人相印证一番的想法。

    果然卢勇依旧一副懒洋洋的样子,闭着眼回答了他这个问题。

    选择太原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毗邻关内道。太原所在河东道与长安所在的关内道隔河相望。这样的地理位置可以为以后重返长安做准备;

    其二则是河东道作为中原腹地,是大秦最精华的所在。不论粮食产量,还是百姓人口,以及富庶程度,都远超大秦其他府道。

    当然,他们能顺利地在太原安顿下来,是离不开大秦历代皇帝的安排。或许大秦历代先帝有这个先见之明,他们高瞻远瞩地想到了未来可能会发生眼下这种情况。他们把这个大秦最精华的府道留了出来。

    河东道从来都是直接控制在皇帝手上的,也就是说,河东道的文武官员是可以保证对皇室嫡系的绝对忠诚的一班人马。

    并且,最让赵征感到惊奇的是,大秦历代先帝从未将任何一个能臣干吏派到河东道。河东道从上到下从文到武,所有的官员无一例外,都是那种不拔尖不垫底的人。扔在大秦数以万计的官吏之中,属于不专门关注的话你完全不会知道不会注意的那种。

    也正因为如此,在大秦,只有很少一部分精明人才会知道河东道是大秦最精华的一个府道。

    而不凑巧的是,卢勇就是这一小撮精明人之中的一个,于猷则是另一个。

    在赵征坐在书房里下笔如飞的时候,徐州府府尹于猷也在书房里。不过于猷并不是在写什么,而是严肃的看着站在对面的儿子。

    于元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能站在长辈身后默默地看着其他人发言,无人认识的小子了。

    古人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于元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如今奔着知天命而去的他,隐隐约约之间对天命这回事儿有了几分明悟,虽不如他的父亲,却也比而立之年的于元要靠近了许多。

    这父子俩正在商议的是前不久刚刚收到的消息。

    来自河东道太原的消息。

    于猷问于元有关河东道出现皇室嫡系这个消息的看法,于元并没有急着回答。莫名的,他想到了苏毅。

    十五年前在蒲州城军帐内,恭王收拢军权后至今,于元再没见到过苏毅。苏毅就在那天所有人的欢呼声中消失了。没人注意到这个格格不入的失意者去了哪里。于元也没有注意到。那个时候的他正忙着堆起笑脸迎合恭王殿下。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站在他前面的苏毅已经消失不见了。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com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