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0章 第 120 章

    贾瑚匆匆地要去找贾政, 路上正好碰到门房那儿捧着别人家送的东西进来。

    贾瑚心里一直想着那句“大造化”会不会让自家大妹妹陷进去,倒也没顾着看路,倒是跟那捧着礼的门房撞了个满怀。

    贾瑚皱眉看着门房手里捧着摞得高高的礼盒, 由于刚刚被贾瑚撞了一下,门房捧得并不稳, 这会儿有个匣子开了一口子。

    从匣子的缝隙中望进去, 还能略微看到匣子里塞的满满当当的珠宝。

    “谁家送来的东西?”

    原本是早就跟门房说了除了亲近人家之外,其他的礼一概不收的。

    可亲近人家都是寻常走礼的, 也断断都不可能送这样的重礼过来的。

    “是薛家送来的礼。”门房被贾瑚吓了一跳,连忙说道。

    “薛家?”贾瑚眉头一跳,“他们家的东西怎么收了?”

    要说起来, 原本薛家, 那也绝对算得上是亲近人家了, 毕竟同是从金陵出来的, 又同时期追随的太/祖皇帝的, 到底会亲厚几分。

    再加上,前些年, 两家也有也有不少结亲的, 哪怕是旁支, 却也让两家亲密了不少。

    但是这亲近本来就是流于表面的, 更多的是薛家行商要借助贾家的势力,防止被人打压了。

    而贾家在金陵的这帮族人们又觊觎薛家的富贵,热衷于去薛家那儿打秋风。

    等到薛家的大爷娶了王家的大姑娘以后,一方面薛家是想着已经有王家这座靠山了,所以对依附贾家这种事情也就淡下来了。

    另一方面, 是后续他们也知道了王家大姑娘与贾政之家的那点恩怨, 自然也是知道既然他们取了王家姑娘, 无论他们知不知情,都算是站在了贾家的对立面,那哪怕是他们捧了大把的银子去,也只能去热脸贴冷屁股了。

    所以两家便也心照不宣地断了往来,不再走动了。

    可金陵这儿的门房哪里知道那么多,只知道贾家原本就与薛家是老亲,那自然是不可能把人家送来的东西推拒在门外了。

    而且这回薛家来的人也是格外的和善客气,明明是大管家呢,却与他一个小小的门房称兄道弟。

    门房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不过几句话下来,门房就已经被哄得找不到北了。

    所以,这不,薛家送来的礼,赶紧就打算送到二爷面前去么?

    门房不知道其中缘由,见到贾瑚问,又看到贾瑚的目光盯着那个塞得满满当当的匣子,便想着奉承几句,“到底是咱们大姐儿有大造化,薛家也送来了这么多东西。”

    贾瑚原本就因为那句大造化提着心,没想到遇到门房,连门房都是这么一句话,贾瑚当下就有些怒意。

    向来这话是在府里都传遍了的。

    倒是他跟贾政竟然都是跟聋子似得竟然没有听到过。

    “大姐儿生在我们家就已经是福气了,以后不许再嚼什么舌根。”

    门房没想到自己不过是一句奉承话,没想到惹来大哥儿这么大的怒意,听着大哥儿的话是,以后府里再不许说大姐儿有大造化?

    门房有些不明白,难道连夸大姐儿都不成?

    莫不是大哥儿作为嫡长孙,是怕大姐儿这个嫡长孙女抢走了自己的风头?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大哥儿和大姐儿可不是一个爹妈生的。

    门房内心腹诽,可当着贾瑚的面却也不敢说其他。

    他一个守着老宅当门房的,本也就不是什么有大出息的。

    他内心里想着,什么大房和二房的恩怨,也不是他一个下人能掺和的,门房就想着表面上先唯唯应了便是。

    到时候大不了在大哥儿面前奉承大哥儿,到了二爷和二奶奶的面前再奉承大姐儿便是。

    不过贾瑚这会儿也没心思教育一个门房,自然也不可能知道门房的小心思,只是看着门房要走,又喊住门房道,“薛家的东西使人退回去。”

    薛家和贾家已经不来往这么久了,这会儿突然又送了重礼来,其中要没什么小心思,贾瑚 都不相信。

    这种明显带了目的性的礼,贾家又不缺这点银子,眼皮子也没这么浅。

    收了这种礼,到时候不知道,薛家要闹出些什么来,贾瑚自然是要让门房退回去的。

    门房不明所以,只当是大哥儿这是嫉妒大姐儿呢。

    再加上,他刚刚也是收了薛家管事给的银子,所以倒是有些不情不愿。

    只是,贾瑚吩咐完这件事,也没顾得上门房,急匆匆地就去找贾政了。

    如今流言已经四起了,还是及早打压流言才是啊。

    “瑚哥儿来了,”贾瑚一进门,贾政就招呼他坐下,“正好你祖父来信了,咱们一道看看。”

    贾政还没等贾瑚说话,就开始拆起了信封来。

    三哥儿和大姐儿是贾政的嫡长子和嫡长女,这名字自然是要问过长辈以后才能取的。

    所以两个孩子一出生,贾政就加急把信送到了京城去,打算让贾代善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取名字。

    这会儿京城把信送过来,估摸着便是两个孩子大名的事情。

    贾瑚见状,倒也不好立马提其他事情,好歹得先陪着贾政把信看完再说。

    “不知道祖父给弟弟妹妹们取了什么名字?”贾瑚勉强挤出一抹笑来说道。

    说话间,贾政已经开始看起了信里的内容。

    “三哥儿,你祖父给起名叫贾珠。”贾政笑着说道,“珠,蚌之□□也[1],又誉为美好之物,好名字。”

    “是个好名字,”贾瑚也笑着说道,“那大妹妹呢?”

    “大姐儿父亲给取名叫贾瑷。”贾政笑着说道。

    “瑷?那个字?”贾瑚有些疑惑地问道。

    贾政在虚空里用手指给贾瑚演示了一下那个瑷字,“这个字。”

    “瑷者,美玉也。”贾瑚看清楚那个字以后说道,“祖父这是觉得大妹妹如同美玉一般,是咱们家的珍宝呢。”

    “哈哈哈哈没错没错。”贾政边笑边接着看信,“倒是太太说,前儿听那些老妇们说起,大姐儿生得日子太好,得用小名来压一压。”

    贾瑚听到那个生的日子太好,眉心一动,原本他来找贾政也就是为了此事呢。

    贾政没有看到贾瑚的异样,倒是自顾自说道,“太太说,大姐儿不如给取个小名叫元春,这是取得“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

    “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虽说没有取这种红啊绿啊艳俗的名字,但若是用元春这个名字来给大姐儿压一压倒也不错。”贾政想了想又笑着说道。

    贾政看完一双儿女的名字,这才又想到刚刚贾瑚急匆匆的来,怕是有什么事情,又连忙问道,

    “你这会儿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情?”

    “二叔这几日有没有听到府里的流言?”贾瑚也不跟贾政绕弯子,直接说道。

    “什么流言?”贾政一脸懵。

    贾瑚也料想贾政肯定不知道府里那些下人们之间流传的话,不然贾政他们夫妻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所以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

    “二叔有没有听闻,府里的下人们在说,大妹妹出生的日子好,将来必定有大造化。”

    “什么?”贾政原本是手里拿着茶杯,正想着喝一口的,但是听到贾瑚这话,贾政吓得连茶杯都脱手掉在地上了。

    因为地上铺了毯子,茶杯从贾政的手里掉下去后,在毯子上打了个滚。

    茶杯里的水在地毯氤氲出了一块明显的痕迹,但贾政却恍然不觉。

    “是谁要害大姐儿?”贾政惊慌失措道,“什么叫大造化?这是要我们大姐儿死啊。”

    贾政想得更多一些,若是自家女儿,真有了这么个批命。

    那么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天下着想,为着那些虚无缥缈的天命,大姐儿将来除了嫁给皇帝或是太子,那就只有去庙里青灯古佛一辈子的命了。

    &nbs p;大姐儿是贾政的长女,贾政真真是爱若自己的眼珠子。

    别说是去庙里青灯古佛了,哪怕是将大姐儿送到宫中去,贾政也必然不愿意。

    “宫中那见不得人的地方,那是咱们大姐儿能去的吗?”贾政拧着眉头道。

    说完,贾政这才又突然想起来,贾瑚的嫡亲姨母,可是太子妃呢。

    这会儿不免有些讪讪地,只能小心翼翼看向贾瑚。

    贾瑚倒也没有,纠贾政话里漏洞的意思,反倒是直接转开话题说道,“二叔,现如今不管是不是有人要害大妹妹,最为重要的是,咱们得先将这个流言压下去。”

    “你说得是。”贾政严肃道,“立马传令下去,以后谁都不许提大姐儿的命格好之类的混账话。”

    贾政前面一句话是对贾瑚说的,后面一句话却是对自己的小厮说的。

    “二叔,这样怕是堵不住悠悠之口啊。”

    贾瑚看着贾政的小厮应了一声以后,急忙跑出去,倒是出声说道。

    “我是怕,咱们越不让他们说,他们暗地里越发的讨论这事。”贾瑚看向贾政道,“咱们还是得用其他的流言来遮一遮这件事呢。”

    “让我想想……”

    为了自家女儿着想,自然是得越仔细越好。

    “对了,二叔,我刚刚来的时候碰上了门房来送薛家的礼,我让门房退回去了。”

    “薛家?”贾政是实在被王家那位大姑奶奶给整怕了,现如今提起薛家,他都不由得皱眉,“他们家送东西来干什么,退回去最好。”

    “薛家?哎,对了,正好就薛家。”贾政突然就有了主意。

    “我记得薛家那位大爷膝下也已经有个儿子了?”

    因为当初的事情,贾政硬生生被王家给拆散了一桩好姻缘。

    偏偏,王家还曾有人来贾政面前得瑟,说是他们家大姑奶奶嫁到薛家没多久,就已经生下一子了。

    所以,贾政这才对那薛家略微有些印象。

    要让一个流言平息,那就必然得出一个新的流言。

    而薛家作为皇商,家中要豪富,向来也是整个金陵城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若是有薛家的事情,那谁还会关心一个都没满月的小姑娘的命格好不好。

    贾瑚见贾政有了主意,便也不再多说。

    王家二姑娘原本是跟薛家的大爷定了亲事的,对于她一个庶女来说,嫁到薛家倒是也算一门不好不坏的亲事。

    但是被王娇这么一搅和以后,王娇倒是还好,至少还嫁到了薛家,可王家二姑娘直接就丢了亲事。

    王二本来就是个庶女,王家又在权贵中间坏了名声,那个时候王家还风雨飘摇,谁家愿意取这么一个订过亲的庶女啊。

    所以,这么一来二去,王二便被拖延了下来。

    直到现如今,王家攀上了甄家,这才起复了。

    王二在京里自然是找不到什么好人家了,但在金陵王家好歹也是大户人家,王老爷就想着把庶女送到金陵来,好歹让王娇给王二找个好人家,倒也能算是联姻。

    王家在金陵也是有老宅的,但是,家中长辈一概不在,王二一个姑娘家自然也不可能一个人住在老宅。

    索性,便住到了薛家,由着王娇照料。

    王娇本来就不喜欢王二这个庶女,只是碍于父命才愿意接手王二,可平日里话语中总也会带点轻蔑之意。

    甚至王娇还扬言要将王二随便找户人家嫁过去做妾。

    若是去别人家当妾,倒不如给姐夫做妾。

    更何况,王二与薛家大爷订过亲,薛大对王二这个订过亲的姨妹也多有怜惜。

    尤其是,当薛大将王娇这个母老虎与小家碧玉的王二对比的时候。

    而且,王二当初为了嫁进薛家,能够执掌中馈,还是特意学过管家行商之事的,所以她与薛大的共同语言也有不少。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