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幽夜之中,萧寻初对谢知秋笑得轻快潇洒。

    谢知秋看着他与决裂书,却不由凝滞,愣住了神。

    如果换作其他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说暴跳如雷、怒不可遏,多少也会对她有所迁怒。就连谢知秋自己,都对让萧寻初、萧家陷入这种处境而感到自责。

    可是萧寻初,竟没有丝毫责怪她的意思,反而平静理智地分析了前因后果,肯定了她前后的举动都是最优选择,并没有做错,然后宽慰了她。

    萧寻初一本正经地注意力放在了解决问题上,道:“你不要太担心,我看天子对你还是很有好感的,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糟。只是齐慕先这个三天的时限,未免有点棘手。

    “要不这样,你来想怎么处理这桩案子,我来想怎么尽可能将负面影响最小化。唔……我父母那边,要不要今晚就去大吵一架,增强决裂的可信度呢?”

    谢知秋听着萧寻初如此话语,心中不知是什么情愫。

    忽然,她茫然地开口道:“你……”

    “怎么了?”

    萧寻初望她。

    谢知秋素来沉着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疑惑,问:“你为什么……能做到对我如此信任?”

    其实萧寻初这样的举动,与其说是信任,谢知秋甚至觉得可以用纵容来形容。

    在如此危险的时刻,他都可以将安慰她的话说得如此轻松,就像丝毫没有将自己的命放在心上,随时都可以为她赴汤蹈火。

    仿佛她无论对他做任何事,都可以轻易得到许可。

    萧寻初一笑,回答她道:“因为我们是朋友。我信任你是应该的,不是吗?”

    “……朋友?”

    “对,我们不是一直是好友吗?”

    “……”

    谢知秋沉默。

    萧寻初对她宽容的程度,真的是单纯的“朋友”二字可以解释的吗?

    谢知秋感到困惑,可是当她将目光看向萧寻初时,萧寻初只是坦然地对她笑,这笑里对她过分放纵的态度,几乎让谢知秋有点慌乱。

    她不由低下头。

    不过,萧寻初的态度,也的确给她吃了定心丸,让她整个人冷静下来。

    谢知秋想了想,将决裂书还给萧寻初,说:“这个留到最后迫不得已之时,再使出来吧。现在至少还有三天,还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说着,谢知秋从袖中摸出一张薄纸,蹙起眉头,拿在手中端详。

    这正是仵作从杜宁枝的尸体衣襟中取出的那封空白信,谢知秋对此物颇有些在意,便索性带回家来研究。

    谢知秋道:“这桩案件还颇有些可疑之处。齐慕先或许只想将他儿子完好无缺地捞出去,可我身为大理寺正,职责却是要将案件调查清楚,以免对有内情的案情错判。

    “根据乐坊女子的供词推断,这封信中可能藏有秘辛,它也确实被受害女子细心藏在贴身之处,可是实际取出来,信封里却是一张白纸

    。

    “这情况不合常理,我百思不得其解。若是通过这张纸,推断出杜宁枝生前到底知道了什么,或许能有新的方向。不过……”

    谢知秋说着说着,又头疼地捏了捏鼻梁,道:“不过,杜宁枝原本是北地十二州人,习俗与梁城相异。连她的好友也说,杜宁枝的很多想法与梁城人有差异。或许最后即使费劲得知了信中的内容,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谢知秋平常意志通常十分坚定,但这回时间紧迫,情况又危急,要在这种情形下再花时间做一件未必会有成果的事,即使是她,亦难免犹豫不决。

    萧寻初见她面有踌躇之色,有些感兴趣地将这张纸从谢知秋手中抽过来。

    只见他捏了捏这纸,对着光照了照,又凑到鼻边嗅嗅。

    谢知秋侧目看他,问:“你有什么头绪吗?”

    谢知秋知道萧寻初学习墨家术,对许多旁人不清楚的物质或者技术有了解,便有点关心他的看法。

    萧寻初端详着纸,思索着道:“我不太确定,不过……其实有件事,一般文官可能不太清楚。军中传递机密文件的时候,除了使用密语,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明矾水书写文字,这样等上面的水迹干掉,字迹也会消失,随后遇水会再次显露出来。”

    谢知秋闻言,心中当即一动。

    她问:“你看这信像是用明矾水写的吗?”

    萧寻初道:“不好说。我刚才捏了捏,这信好像没有夹层,而明矾水写的字一旦干了,无色无味,没有办法辨别。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信浸到水里,看看有没有变化。不过你这是证物……可以浸水吗?”

    谢知秋考虑许久。

    最终,她下了决断,道:“可以试试!”

    话完,她当即取来白水倒入杯中,然后取出一只最细的毛笔,将笔尖放在水中浸湿,最后,再用这笔在信中划了划,范围不大,只留下一小片水痕。这样,等到晒干,也看不出证物曾碰过水的痕迹。

    谢知秋问:“这么多水够了吗?”

    萧寻初答:“只一小片的话,够了。”

    交谈完,二人皆全神贯注地盯着信纸中间。

    良久,在涂了水的地方,隐隐约约地,逐渐显现出写过字的痕迹来。

    谢知秋与萧寻初对视一眼。

    二人当机立断,将半壶水都倒了上去!

    不久,原本空白的信纸上,显现出整齐的笔迹。

    只是,当谢知秋尝试阅读时,却呆了一下,道:“这不是汉字。”

    呈现在信纸上的,并非图案,也并非军用密语,而是如假包换的外文。

    谢知秋博览群书,学识过人,可她并不会其他语言。

    除了信纸末尾用红色的朱砂印了一个清晰的拇指印,别的内容,她一概看不懂。

    谢知秋端详信纸片刻,踌躇地道:“这好像是辛国文字……我记得你父母好像会说辛国语,他们会认得吗?”

    萧斩石当年在北

    边打仗,十余年驻扎边疆,谢知秋当初为了扮演萧寻初不露破绽,向萧寻初打听过不少他父母的事,知道萧将军会一些那一带的语言。

    按照萧寻初的说法,这是因为他父亲认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是对敌方的语言文字一句不懂,事事依赖译官,那么一旦译官被收买,就会有极大的风险。

    至于萧寻初的母亲姜凌,更不必说。

    她本来就是两境交接之处的住民,当地有一种少数民族的土语,和辛国语言完全是一脉相承,只有少量差别。当地少数民族与辛国人本是同族,完全能够无阻碍沟通的。

    此刻夜已深,将军夫妇大抵歇下了。

    谢知秋正犹豫要不要大半夜拿着这信去打扰萧斩石夫妇,一抬头,却见萧寻初神情古怪地看着她。

    “……你怎么不先问问我会不会?()”

    你会?▇[(()”

    谢知秋惊讶了一刹。

    她道:“我记得你好像没有跟你父亲出去打过仗。”

    萧寻初摸了摸头发,无奈道:“小时候觉得有趣,就跟母亲学过一点。不过没有那个语言环境,学得很粗浅,而且光看词汇句子还行,要讲话的话说不出来。”

    即使如此,现在也能解燃眉之急了。

    没想到萧寻初科举为官不行,但在科举科目以外的学识倒不少,意外得可靠。

    谢知秋忙将信纸转过去给他。

    萧寻初道:“辛国用的是表音文字,有二十来个基本字母和若干辅音。这张信的字母写得很差,像是依样画葫芦抄下来的,而不是其人本身会写,所以有些词汇的字母也断错位置了。至于信中文字的意思……”

    萧寻初吃力地辨识着。

    须臾,在悠悠跳动的烛火中,萧寻初逐字逐句将信中的意思告诉了谢知秋。

    谢知秋的眼睛逐渐睁大。

    良久,她眸色渐深,神情异样,似有思量。

    *

    另一边,秦皓见过谢知秋后,就乘坐马车,又转道去了齐府。

    子时已过,齐府的灯火却通明依旧,这座府邸的主人近日彻夜难眠,常常点灯到天明。

    秦皓到时,齐慕先正在研究棋局。

    自从遇到“萧寻初”这个下棋好手,秦皓就常见师父钻研棋道,似是久违地有了棋逢对手的乐趣。

    只是如今,齐府夫人已经去世,齐相独子齐宣正身在牢狱,齐慕先一个人深夜品棋,难免有些孤寂的味道。

    秦皓上前道:“师父,我今夜已将利弊都对萧寻初说明清楚。”

    齐慕先颔首。

    “他反应如何?”

    “……萧寻初没有当场答应,好像还有顾虑,我不敢打包票。”

    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结果,尤其对齐慕先来说。

    齐慕先执棋落了一子,他的眼神如鹰一般,像是已经盯紧了猎物,可又深邃地让人难以判断其打算。

    而这时,他注意到秦皓的表情似有些恍

    ()    惚。

    齐慕先指尖一顿,没有立即去拿下一颗棋子,反而问:“怎么了,你去见萧寻初的时候,还出了什么事?”

    “不……出事倒是没有。”

    秦皓用手抵住额头,晃了晃头。

    他皱着眉缓缓道:“只是这个萧寻初……实在……很奇怪。‘他’就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

    今日萧寻初那番话,还在秦皓脑海中来回回荡。

    不单单是因为这番话对他多少有点影响,还因为“萧寻初”说话的语气态度,都太容易让他想到另一个熟悉的人。

    当年与谢妹妹一同读书学习时,两人不时也会有想法相异之处,因此秦皓时常会与谢妹妹辩论观点。

    “萧寻初”今日对他说话的感觉,就和当年与谢妹妹说话如出一辙。

    他太熟悉那种感觉,因此甚至难以说服自己是错觉。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觉得与“萧寻初”接触像是面对谢妹妹了,一而再再而三,这究竟是……

    秦皓有些走神,但想到自己正在齐慕先面前,又不由逼自己回过神来,诚恳地向齐慕先道:“抱歉,师父。师父明明对我寄予厚望,我却未能从萧寻初口中得到切实的答复。”

    齐慕先叹了口气。

    他并未责怪秦皓,只说:“萧寻初这个人,连我都不是看得恨透,这不能怪你。”

    说着,他示意秦皓过去,然后轻轻拍了拍秦皓的肩膀:“你很诚实,没有怕被责怪而说假话来蒙骗我。

    “你是我最得意的弟子,我知道你必是尽力了,换作别人也难做得更好。

    “今日辛苦你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师父……”

    秦皓对得到齐慕先的谅解,十分感激。

    只是,他虽行了一礼,可之后并没有离开,反而留在原处,担心地看着齐慕先。

    秦皓跟随齐慕先学习已有两年有余,二人确有师徒之情。

    秦皓知道齐慕先早年的经历,也知道他对齐宣正多有偏爱,自从齐宣正进了大理寺狱,齐相恐怕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尽管齐慕先看起来还算沉着,可他比平时疲倦的脸色,也泄露了他此时的心力交瘁。

    齐慕先似乎看出秦皓眼中的担忧,笑笑。

    他拂袖指指自己对面,道:“你若不想回去,干脆坐下来,和我下棋吧。”

    秦皓一凝。

    随后他依言入座,去看这棋局。

    棋局上的黑白二字皆杀气腾腾,局势尚不明朗,分不清胜负。

    秦皓拿起棋子,想了想,说:“师父……按照方朝律法,主人误杀奴仆,可减刑二等。乐坊女子本是贱籍,想必可以减刑更多。即便师兄他真的上了公堂,即便当真没有证明师兄清白的证据被判刑,应当无论如何罪不至死。

    “于师兄而言,除此之外的惩罚,并无太大损失。

    “师父为何不多给大理寺一些时间,让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考虑,而非要逼得这么紧?”

    齐慕先动作一滞。

    他稀奇地看了眼秦皓,说:“我以为你和萧寻初不对付,难不成现在,你是在为他说话?”!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