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六十二章

    文会众人,就在这样尴尬的静默中凝了片刻。

    过了一会儿,才有人打圆场道:“今日不聊朝中那些俗事,喝酒喝酒!”

    有了这句话,其他人陆续响应,场面总算渐渐恢复热络。

    严仲与其好友亦在这场文会上,只是聊到谢知秋时,他们同样不好吭声。

    好友将八哥一同带来放风,此时,这黄嘴的漂亮鸟儿在笼子里字正腔圆地念道:“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友人一边逗弄着鸟儿,一边道:“其实这谢小姐,有才学,又救了皇上,几乎占全了礼义忠孝,必定千古有名。若是她不谋求与男子一般的朝中地位,只安于现状,现在名声定然如日中天,人人都会写诗作词赞颂她,上个烈女传不难。只可惜……”

    他没有说下去,但严仲能领会他的意思。

    严仲这好友性情温和,在谢知秋还是甄奕学生的时期,他就颇怜惜这小姑娘的才华,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却不方便为谢知秋说话。

    礼教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一个男人掺和太多与女人有关的事,那上不得台面,也是“逾礼”的。

    若是表现得过于欣赏亲密,还会被人诟病是否是有非分之想,更别提支持一个女人随便出入男人聚集的地方,那根本就是轻浮至极、大逆不道。

    但凡自诩君子,要些脸面,就不敢轻易亮明这样的态度。

    严仲以前就是对礼法要求十分苛刻的保守人士。

    要换作以前,有人提出这样将男女混淆的想法,他早就站起来找出一百个理由开骂了。

    不过今日,他出乎意料的没有过激反应,反而心不在焉似的应道:“或许是吧。”

    友人熟悉他的性格,不由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不过,若是这谢小姐,说不定还真能破格为官。”

    友人感慨一句。

    接着,他像是开玩笑一般随口道:“若是有了谢小姐这样的前例,以后会不会有其他女子也效仿于她,同样尝试走上朝廷呢?有一就有了二,口子一开,再有破例,也未必不可能。”

    严仲今天本就有些走神,听到这句话,他眼神又是一动。

    ……

    *

    傍晚时分,严仲结束文会,回到自己家中。

    严博士的家还是一如既往的破旧,他为官清廉,赚来的一分一厘都是干净钱,问心无愧,却也没什么余财来享受,做了十几年官,连掏个修屋顶钱都要思衬再三。

    他回到宅中,慢腾腾地往书房走,还不等走到,便听到走廊后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那步子很轻,有点急,但仍保持着节奏,俨然是着急来打招呼,却又克制着保持礼数。

    “父亲。”

    少女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清冽而端正。

    严仲回头。

    过来寻他的,正是他的小女儿严静姝。

    她端庄地对父亲行了

    一礼,仪态无一丝一毫不当之处。

    严静姝今年已过十八岁,当初的小荷芽,转眼便亭亭玉立。

    “我看了一些太学生最近的文章,对其中的观点有些感兴趣,就效仿也写了一篇。本来是想拿来给父亲看看的,不过……()”

    她手里捧着一卷文章,显然本来是要拿给严仲的,不过,她见父亲归家后满面倦色,又不由迟疑。

    她道:父亲今天是不是累了?若是父亲没精神的话,我还是明日再来吧。正好这篇文章我自己也还有想推敲的地方,可以再回去修改一下……?()”

    但不等严静姝说完,严仲已摇了摇头。

    “无妨,我还没累到能一篇小文章都看不动的地步。”

    严仲皱着眉头,不苟言笑,却将手一伸:“拿来吧。”

    ……

    不多时,严家父女一同进了书房。

    严仲坐在椅上,面无表情地读女儿的文章,严静姝则站在他对面,安静地等着父亲评析。

    严仲面上还没有什么变化,心里却感慨万千。

    严静姝的策问文章,写得越来越好了。

    若说前几年还是有不少生涩之处的孩童之作,到今日,她的笔力老辣精纯,即使与读书数十载的太学生相比,亦不落下风。

    严静姝的写作风格乃严仲一手教出,他当然是极欣赏的。而且科举改革以后,已经偏重于经赋,而非诗词,以严仲身为太学博士的眼光来看,严静姝现在即使是去参加春闱,至少也能入围个三甲同进士出身。

    严仲总共三个孩子,两个大儿子他用足了心力去教,结果仍旧是两个唯唯诺诺的榆木脑袋,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家里最有读书才能的,会是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儿。

    严静姝今年已过十八,马上就要十九。

    在大部分官宦之家,女孩到了这个年纪,早该出嫁了,就算没嫁,身上也有婚约。

    若不是四五年前,严仲忽然做了一件他平时不会做的事——认真看自己女儿作出来的文章——他本来也是打算在严静姝十四岁左右给她议亲,然后十六岁就让她嫁人的。

    可如今……

    一念之差,就让这个小女儿在家里留到了今天。

    一旦将她嫁出去,只怕夫家马上就要求她生儿育女。

    在梁城,连男孩都不是个个都有机会识字受教育,静姝出嫁以后,又有哪户人家能宽容到,认真教导没有血缘关系的媳妇学习晦涩的治世之学?

    严仲自己都不知道将女儿这样留在身边教导有什么用,可若不教她,他又觉得可惜。留着留着,一不小心女儿就到了这个岁数。

    严静姝自己倒是不急,她以前就十分崇敬谢知秋,而谢知秋本来就年近二十才出嫁。每当听了难听的话,严静姝就用当年的谢小姐给自己鼓劲。

    现在谢知秋的身份公开,又证实这桩是假婚事,严静姝就更踏实了,她最近沉迷于“萧寻初”过往的政绩研究,逐条分析其缘由。

    ()    不过,不是人人都这种胆量。

    严仲的发妻、祖宅老父老母,还有亲戚朋友都对此万分不理解。

    他们认为严静姝本就不是什么国色天香之姿,长相只能说朴实平常,虽然贤惠,但贤惠的女子天下一抓一大把,要是再错过好年华,以后更不好嫁。他们觉得严仲以前就死脑筋,现在更是彻底坏了脑袋,竟这样耽搁女儿的前程。

    “父亲,我的文章如何,你为何不说话?”

    这时,严静姝的话打断了严仲的思路。

    他一怔,回过神来。

    他重新将注意力放到文章上,口中一板一眼地道:“几处引经据典例子用的不恰当,我等下给你找几本书,你拿回去读读。不过……”

    不过,能够感受到这文章字里行间,为百姓考虑的真心。

    严仲不禁抿唇。

    他的女儿,绝非那些读书考试就是为了做官当人上人的功利之辈。

    严静姝其实骨子里与他有点像,刚直、清高,但他同样能感受到这个女儿身上的踏实善良。

    而且,静姝性子柔和,会为人考虑,不像他这个爹,脾气一上来就得罪人。

    严仲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若是静姝可以像男子一样入朝,她会是一个清廉稳重、受人爱戴的好官员。

    为何偏偏,他的女儿就不能入仕呢?

    “——若是有了谢小姐这样的前例,以后会不会有其他女子也效仿于她,同样尝试走上朝廷呢?有一就有了二,口子一开,再有破例,也未必不可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他那友人当时不过随口一提,可这一句话,却不断在严仲耳边回荡,令他不觉握紧了手中的笔杆。

    他一世刚正,上无愧于君,下对得起百姓。

    这一辈子,还从未为自己谋取过什么。

    要是他……在这件事上怀抱一点私心,今后还能自认光明磊落吗?

    *

    另一边,严仲已在家中时,史守成却走得晚了一些,现在还在马车之内。

    与严仲一样,在谢知秋这桩事上,史守成亦有自己的想法。

    尽管在对付齐慕先时,他姑且与“萧寻初”达成了一致,但他从来就不喜欢这个后生,只是形势所致,决定以扳倒齐慕先为优先。

    现在齐慕先倒了,齐派被尽数清算,同平章事的位置也空了出来。

    本来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肯定是要落到“萧寻初”头上的,但是……

    一个女人,能留在朝中做官已经不可思议了,怎么可能为相呢?

    史守成食指指尖轻轻点着大腿。

    他年龄与齐慕先相近,是朝中的老人。他任礼部尚书一职,又长期提携不得志的实干官员,在士人中有一定口碑声望。

    他长久以来就是齐慕先的反对派,现在齐慕先一垮,他又尽心尽力地清扫齐派,在朝中的地位顿时水涨船高,连皇上对他的信任,都比过去强了不少。

    齐慕先已死,齐派已斩草除根。

    要是用谢知秋的女子身份借题发挥,阻断她的入仕之路,齐派、萧派就都不存在了。

    到时候,天底下资历威望足以胜任同平章事的,还能有谁呢?!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