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八十二章

    谢知秋与知满姐妹二人开始商量之时,另一头,史守成称病不出,已有数日。

    由于对辛国形势的误判,史守成结结实实丢了个大脸。

    他之前煽动满朝文武对齐慕先的仇视过火,对齐派的清扫也由于攻击面太大,伤及不少无辜,导致整个朝廷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已经不是真在找齐慕先的罪证了,而是人人自危,生怕有别人硬将自己和齐慕先扯上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许多人对史守成并非没有意见,而是敢怒不敢言。

    这种怨气积累得太多,这回史守成刚一栽跟头,朝堂迅速就反扑了——

    雪花一般参史守成的奏折被送到赵泽手上。

    史守成原先到处批判别人的立场反转,战无不胜的局势不在,他倒成了被众人围着挑毛病的那一个,处境顿时艰难起来!

    史守成如坐针毡。

    哪怕这段日子闭门谢客,他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威信正在一日日下降。

    他当同平章事都还没到半年,还什么抱负都来不及施展,本以为身居高位终于是个可以名垂青史的机会,没想到这个位置这么难坐。要是就这样惨淡谢幕,将这个位置让与他人,他岂不是要成为史书上的笑话?!

    不行!必须得想个法子,重新成为众人的领袖,让他人不敢轻易与他叫板!

    可是……要如何是好?

    史守成焦虑地在屋中打转。

    短短几日,本就白了大半的头发,又多了数根苍丝。

    就在这时,忽有家仆来报:“老爷!政事堂派了人来,说查出了罪人齐慕先的新罪证,要来向您汇报。”

    史守成一怔,没想到瞌睡就会有人送枕头。

    这会是他突破困局的契机吗?

    史守成正在装病中,不想让人知道他其实精神奕奕,但心中又有些急切,想来想去,还是道:“你让人进来。”

    “是。”

    不久,政事堂派人送来的文书,就呈到了史守成手上。

    史守成有些紧张地打开,不确定这能不能成为他破局的钥匙。

    文书上的字,随着蜡烛的火光跳跃。

    史守成看着文书上的内容,双目逐渐亮了起来!

    *

    八月中的时候,辛国正规军越境掳掠一事尚未平息,然而新一桩揭露出的大事,又将百姓的愤怒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

    齐慕先当年的救圣之恩,居然是他与辛国合谋,自编自演的一出大戏!

    齐慕先过去声望甚高,多年荣宠不断,三朝皇帝都对他敬重有加,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曾舍身从辛国刺客手中救下方和宗,对其有救命之恩。

    哪怕齐慕先名声已坏,罪状罄竹难书,世上已无人再当他是当年的寒门名相,但这一桩最初让他平步青云的救圣之事,却从未有人怀疑过,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认为他是登上权力高峰后,才逐渐堕落腐败。

    万万没想到,齐慕先死后,呈现在众人面前的,竟会是这样难以置信的事实!()

    起初,大理寺只是在齐慕先私宅发现了与辛国有关的信物。

    ⒖想看辰冰写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一百八十二章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然后,新任大理寺卿层层抽丝剥茧,在齐慕先私宅内发现了更多密室和密信,随着种种铁证接连浮出水面,齐慕先早在救圣之前就与辛国人来往密切、那日舍身救方和宗的戏码更是早有安排的实情,已然不容辩驳!

    大理寺顺着齐慕先那里的线索去追,发现原本潜藏在梁城的辛国细作早已人去楼空。不过他们显然早已放弃了被定罪的齐慕先,人又跑得匆忙,仓促间遗留许多对齐慕先不利的证据,让此事更为证据确凿。

    真相一出,天下人一片哗然!

    *

    “齐慕先与辛国勾结,其心可诛!”

    紫宸殿中,“病”了数天的史守成已经完全恢复精神,正在激动地慷慨陈词——

    “这么多年,我们方国都被辛国瞒在鼓里,像耍傻子一样耍弄!”

    “诸位想想,这些年,齐慕先坚持主和,反对与辛国起冲突,究竟意欲何为?这究竟是对方国有好处,还是对辛国有好处?”

    “当年我们的军队离收复十二州就剩十里路了,先帝却强行发三道金令召回军队!当时齐慕先刚刚拜相,与方和宗关系紧密,和宗忽然做出这种决定,背后会不会就是齐慕先的怂恿?”

    “那时,我们非但在快要胜利的时候莫名其妙议了和,还向辛国又足足献了二十七年贡!”

    “战胜的本就是我们,凭什么要向辛国献贡?!”

    史守成话音刚落,朝中立即有数名对此赞同的官员响应!

    朝中有血性的官员实则不少,最近辛国欺人太甚,兼之齐慕先的事情一出,一大批人都意识到自己多年来受到蒙骗,憋闷无处宣泄,就成了怒火。

    齐慕先已死,这份怒焰,自然只能对着辛国。

    史守成松了口气,同时心中愈发庆幸。

    他不敢相信自己运气这么好!

    他先前做错判断,导致辛国入侵这回损失惨重,正愁怎么做才能挽回局面,机会就到了他手上。

    他一直反对齐慕先,也一直主战,上一回他反对谢知秋,反对的原因也不是对方认为辛国虎视眈眈,而是军事改革铺张浪费,并认为辛国短期内不会起兵,没有必要。

    说白了,他立场没问题,只是有误判。

    而这回,齐慕先这里又查出大问题,可见他提防齐慕先的主张一直没错。他错了一回,但又对了一回,足以将功抵过。

    现在,朝廷内外都对辛国充满敌意,他只要顺着民意主张起兵,马上就能获得大量支持,让自己的地位重新稳固。

    史守成甚至琢磨起来——

    要是他这回主张打仗得胜,那就是盖世功劳!以后还用愁自己地位不稳吗?

    于是趁着势头,史守成毫不犹豫地道:“辛国此番恶意挑衅,早已违背休战之约,简直不将我方

    ()    国放在眼里!

    “他们只怕认为,我国会像过去齐慕先主事时那样窝囊可欺,永远可以任他们欺压索求!

    “皇上,齐慕先当年的无条件求和之举,乃是与辛国合谋的卖国避世之举,对我国百害而无一利,今后绝不可再重蹈覆辙!

    “若我们这样被人欺负到头上都不还手,难不成是让人认为,我们方朝的男儿都是孬种吗?!

    “老臣以为,应当立即起兵北伐,以牙还牙,给辛国一个教训!非但如此,我们还要一举攻入失地,夺回被辛国占领多年的北地十二州!”

    史守成话音刚落,立即有抱有同样想法的官员出声附和。

    齐派被清扫后,朝中主战派声音便成了主流。

    重臣之中,亦有数人是北地出生,这些年无法归乡,盼着有朝一日能够收复失地已经盼了数十年。

    齐慕先在时,他们就算有这种念头也不敢说出来,知道齐相定会阻拦。

    直到今日,他们才终于听到朝中又有人提出要收回十二州,哪怕他们本身对史守成观感不算很好,也不会反对这个提议,反而感动得热泪沾襟。

    赵泽眼见此景,心中不禁有所触动。

    他一直知道北地十二州这么个地方,虽然此地在他出生前就被辛国占走,他也从来没有去过,不过,他知道他的历代祖先都对此地有感情,而且他喜爱戏曲传奇,以前常听些打仗军事故事,而民间对萧斩石甚为崇拜,他也对萧家军的传说如数家珍,知道十二州丢得可惜,后来没能拿回来,更是可惜。

    赵泽听史守成说得动情,难免也被煽动,蠢蠢欲动起来。

    他本来就喜爱那些传奇故事,便不由想到,要是真能在他当皇帝期间夺回十二州,岂不是功德一件?

    不过,蠢蠢欲动归蠢蠢欲动,赵泽从没真打过仗,他知道自己父亲和兄长也是尽量避战的,多少有点迟疑。

    而且,打赢固然好,可万一打输了,他身为天子,也是要丢脸的。

    赵泽有了这番顾虑,半晌没有回复。

    “皇上!臣以为不可!”

    这时,一位官员顶着逆风,急急开了口。

    “我等固不可任人欺辱,但若要战,也不可打无准备之仗啊!这回辛国只有少量军队进入我国境内,可我国边境部队明明人数占优,却完全没有顶住,可见实力差距恐怕悬殊。”

    “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反倒要向强大的辛国开战,怎么可能取胜呢?”

    “荒唐!”

    史守成道。

    “周侍郎,你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一回会输,不过是辛国使诈偷袭,我军没有准备罢了!若是由我军主动出战,自不会如此。”

    “当年我朝军队,本就差一点就能夺回北地十二州,可见我国军力本就胜过辛国,只是齐□□邪、怂恿先帝,才使得当年的军队功亏一篑。如今,不过是重现当年之战,将早该收复的失地再夺回来!”

    赵泽身为皇帝,自然更爱听别人说自己的国家强大。

    史守成这番话,顿时令他原本的顾虑减轻不少。

    对啊,既然以前都能打赢,现在怎么会打不赢呢?

    赵泽脑筋一转,便要开口。

    这时,却听一个清冷之声倏然开口道:“皇上,臣赞同周侍郎的想法,当下并非主动出战时机。”

    这个声音一出,朝堂当即为之一静。

    说话之人,正是谢知秋。!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