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章

    当你获知未来的走向,会为某人将来犯下的十恶不赦之罪而提前判他死刑吗?

    嬴政很清楚自己所处的世界与水镜所示的历史已然不同。

    改变已经发生,张良的刺杀被“神迹”挫败。神迹是假的,但旁人都信以为真。

    这点重要吗?

    太重要了。

    重要到足以成为一股无形力量让六国余孽丧失斗志,让天下百姓对大秦归心。

    水镜表示为信号卡顿带去的不便给出补偿。

    在两年内能重播三次本集影像,可以自主控制播放或暂停的进度。

    嬴政昨夜试了试,默念重播启动语,凭空就放出视频,且可以控制画面的大小与音量。

    第一幕是头顶浮现祥云,与那日的神迹出现时一模一样。

    他立刻默念暂停,随后的仙山、神兽、仙音等画面必须用在刀刃上。

    在确定影像真的能重播后,默默庆幸起来。幸而被张良刺杀时,水镜发生了信号卡顿,卡得非常好!

    当日倘若没有卡顿在金光遍天时,其后果不可设想。

    尽管水镜允许改变播放画面大小与音量高低,但假设这句操作说明出现在博浪沙刺杀日,是否能当场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那时,嬴政视仙山神兽为神迹,压根不知后续内容会如此残酷。

    假如他为扩大神迹效应,选择播放画面最大化又提高了音量,那会引发一场惨剧。

    秦朝的大限将至将被公之于众。

    作为始皇帝的威严在鲍鱼覆盖尸体中跌到低谷,六国余孽岂会不伺机作乱。

    哪怕知晓秦崩的因由能提前除去赵高,但这个好处远远抵不过民心哗变带来的混乱。

    幸而,那些内容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

    水镜就是一柄双刃剑。

    嬴政敬慎而警惕,水镜之后会在哪种情形下出现?

    在观影时能否中途喊停,或是随时变化它的大小与音量?

    上次没有尝试,下次有机会必要做多番尝试。

    在没摸清规律

    前要时刻警醒。

    宁可把水镜最小化成手掌大小,将音量无声化去读底部字迹,也不能让旁人随意围观。

    这种不可控的力量让人又爱又恨,只能希望它是在朕独处时冒出来。

    此事多虑无益,眼前要先处理赵高。

    赵高,出生于隐官,那个收容犯罪受刑人员的地方。其母获罪,被行刑后身体有残缺。

    他能够作为史学童入学室是子承父业,凭着一笔出色的书法与精通律法入宫任职。①

    嬴政命其担任中车书令,掌管乘舆之事。

    虽然这一官职只是中级官员,但管理皇帝车驾非心腹不可用。

    瞧着眼前的赵高,他不卑不亢且谨言慎行,表现就像是最完美无缺的忠臣。

    历史上,此子大逆不道地篡改遗诏以图权倾朝野,是人心易变吗?

    或者他早就包藏祸心,一直有着不安分的野心,但将伪装之术练到了登峰造极?

    嬴政回想过往十几年,赵高从未表现出权欲熏心。

    前些年,因罪被蒙毅判死刑,而被特赦后鲜少对蒙氏兄弟有所怨怼。

    哪一个是真的赵高?

    嬴政已经有了答案。

    想起了自己年幼时在赵国的经历。人过于懂得忍耐与蛰伏,其实是很危险的事。

    如果没有被彻底磨平棱角,而是在静静等待爆发的契机,一旦抓住翻盘机会就如同洪水猛兽破牢笼而出。

    这样的人很危险,留不得。

    史上,赵高敢做出矫诏之举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本性被释放了。

    这些思量丝毫不形于色。

    嬴政没有立刻用朕看到历史发展的说辞将赵高下狱,而先秘密调查他现今的行事有否出错。

    此子在几年前曾经犯下可判死罪的大错,那起案件后是否无懈可击了?

    在任职中车书令后,他罗织了怎么样一张关系网?那些人也都需连根拔起。

    用一个人尚未做的事将其定罪,或许会引发人心慌慌,但赵高案的情况特殊。

    选择小范围特定人群,给他们瞧一瞧历史上的赵高乱秦。但凡忠于大秦的人,都会说提前杀赵高是杀得好。

    可惜,

    重播影像无法截取后面某一段内容提前播出。

    如今需要先选定再次出现神迹的位置与时间,待利用好神谕的片段后,再于小规模人选范围内播放后续内容。

    让神迹再现的地点就定在了楚国旧地。

    嬴政记得清楚水镜里提到张良逃亡后的那几句话。

    咕咕没有具体讲述汉朝成立的过程,却能从项羽火烧咸阳宫,刘邦去咸阳服过徭役,他得项伯相助逃脱一劫,而项羽自刎乌江等词推测出大致过程。

    无外乎项羽刘邦先反秦,后来争夺天下时,刘邦获胜。

    此时,刘邦不过籍籍无名之辈,项羽亦然。

    不过,从项字能推测出一些事。

    旧时楚国有名将项燕,项氏一族世代为楚国将领,项羽、项伯应该与其相关。

    其中具体关联,以大秦推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不难查明。

    至于李斯与胡亥要如何处理?

    赵高所担任的中车书令一职有人可以代替,但李斯的才能出众,也可以利用他与那些依旧坚持分封制的官员们对峙。

    暂时,先把李斯放到死缓区观察一番。

    胡亥今年十二岁,历史上他是在八年后才在登基继位。杀死扶苏与蒙恬,他参与了几分?

    嬴政不信胡亥毫不知情。他正因知晓是凭着矫诏上位,才要除去最大的威胁。

    这是权力斗争的残酷,这样做却也愚蠢至极。

    杀了扶苏是为扫清兄长争位的可能性,但杀了忠于大秦的蒙恬难道不担忧会引起边防不稳,更无法镇压六国叛乱起吗?

    胡亥敢篡位,但没有坐稳帝位的本事。

    嬴政没有因为胡亥如今年纪尚轻就放过他。

    昔日宠爱幼子,喜欢胡亥的天真直率,是没有用储君标准去要求他。

    现在以储君的要求去评判胡亥,此子不堪大用。

    嬴政对比自己十三岁继承王位,当初朝政大权一度掌控在吕不韦与赵太后手中,而且六国未灭,哪一步不比胡亥登基的处境艰难。

    历史上,胡亥二十岁登基。

    这个年纪该知道什么人能留,什么人必须死。谁建议他杀蒙恬,就该立刻将

    其反杀。

    说到底,胡亥就是无能。

    嬴政不免又为继承人的事头疼。

    他追求长生,何尝不是放心不下大秦。

    偏偏修仙梦碎,而根据历史只有八年寿命,如何来得及培养合格的储君。

    也不知水镜能否显示一些延年益寿的方法?

    **

    **

    博浪沙刺杀案过去了一个月。

    始皇帝得到神仙庇佑,这个消息似长了翅膀,从阳武县飞向大秦各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一开始不少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当嬴政巡视车驾改道去往旧时楚国都城寿春,朗朗晴空之下神迹显世。

    楚国虽然被秦国灭了,但楚人未死。

    上至楚国旧贵族下到楚地百姓,发自内心认同嬴政为皇帝的甚少。

    楚国,从周成王时期分封建国算起,直至被秦朝灭国之前存在了八百多年。

    八百多年,不是八十年,楚地的思想怎么可能被秦制轻易同化。

    凭什么由秦人来大一统,还要楚人遵守一堆从前压根不必理会的法令。

    此次却不一样了。

    楚人尚巫,在旧日都城亲身见证神谕,无法不相信嬴政就是苍天选定的帝王。

    秦朝是天命所在,那么它来统治六国旧地,不能更合情合理了。

    本来顽固不变的思想正在悄然改变,这种心态变化慢慢在楚地蔓延开来。

    如此甚好!

    嬴政心情阴郁了近一个月,楚地的思潮改变终于给了他一些愉悦的理由。

    水镜影像被好好利用,果真是一大利器。

    治国肯定不能只靠所谓神迹,但能操控此种景象出现,可以扫平许多看不见的障碍。

    另一侧,对于赵高的暗中调查也完成。他本人倒是滴水不漏,没有再犯一处错。

    梳理出一张与他相关的人际关系网。

    其弟赵成却不似兄长缜密,在咸阳城内仍是小错不断。这些错误罪不至死,更不谈祸及兄长。

    嬴政面对这些调查结果,没有半分要放过赵高的念头,反而决定要连坐其家人。

    已

    知赵高的本性后,见到他表现得越尽忠职守,他掩藏的狼子野心就越深沉可怖。

    这是平平无奇的一天。

    始皇帝东巡的队伍即将返程。

    回程之路上多了一个人,公子扶苏接到传召,从咸阳赶来与父皇同行。

    日落时分。

    嬴政令赵高、扶苏、蒙毅、李斯四人留下,而外侧侍卫退到三丈开外。

    “今天,朕给你们瞧一段有趣的东西。”

    嬴政正想要默念重播,把神迹金光消散后的残酷画面给播放出来,但不等他动作就看到墙头有熟悉的水纹波动。

    【伙计们,《“古代人的身份证明”,从秦阳陵虎符与武周龟符说开了去》下集来了。】

    半人高的水镜忽然出现在墙头。

    在顶部飘着一行字:『请观影者默念控制视频大小与音量』。

    嬴政:这玩意真的神出鬼没!

    在把四人赶出去与留下之间,他当机立断选择后者。

    今天看了视频的人,有的很快就要送命,而有的本就想给他们透露些许些内情。看一集与看两集也没差别了。

    其余四人都是一惊。

    是真的!陛下真的有神通了!

    水镜影像播放着:

    【我知道你们想看vlog后半段,但今天先看一张表格。】

    表格显示了八座墓地数据。

    第7号墓,男,三十岁左右,头、身、四肢分离;

    第10号墓,男,三十岁左右,头、身、手、足分离;

    ……

    第17号墓,女,二十左右,头、身、下肢分离,左脚与胫骨分离;

    第18号墓,没有人骨,铜剑一把。②

    【来来来,无奖竞猜,这些死状凄惨者都是谁?】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