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五十三章

    毫无头绪的任务,当把脑袋给押上了,不想做也得干劲十足地去做。

    徐福带上那根简略记载“豆腐”外貌的竹片,不敢休息片刻,犹如奔赴刑场般去往咸阳城的方士聚集地。

    随他同去的还有传旨侍从,传达始嬴政的口谕。命令二十三位给始皇帝打工的方士,暂且听从徐福的调度。

    口谕的措辞并不强硬,话里话外似乎尽显始皇帝的仁慈。

    大致内容,朕不再劳民伤财炼不死仙药,但也不忍你们这群方士失业后去采石场做苦力。

    朕从善如流,接纳了徐福提议,换个方士的使用方法。

    尔等不再炼仙丹,改为炼出大众食品,造福天下。这对诸位而言必是轻松许多,你们连不死药也能有各种思路,区区日常食品必是不在话下。

    本次先炼出「豆腐」,由徐福自荐带队。四天之内,务必拿出看得到的成果。愿诸位齐心协力,功成之后,必有赏赐,名垂青史亦不是问题。

    随着圣谕发出,徐福感觉到芒刺在背。仿佛这等坑人提议是他妖言惑上,撺掇始皇帝做的决定。

    方士们一致向徐福投去想群殴他的眼神,所有人都不认为不研究仙丹而换个研究方向有多值得庆祝。

    尤其圣谕里那句“去采石场做苦力”,这才不是担忧他们失业后的惨状,而是威胁他们撂挑子不干的话就要被惩罚。是吧?这一定是威胁吧!

    冤!徐福心底狂喊,但不敢也不想表现出来被嬴政坑了的事实。

    自己被始皇帝扣在咸阳还债,研发各种新品已成为定局。

    此种情况下,必是要争取一个最有利的身份地位。难道他会傻傻地放着管人的官员不做,而自愿听命于其他方士?

    名与利,他终究是逃不出这些诱惑。

    第一关就是攻破「豆腐」难题。竹片记录,“豆腐以豆浆制成。色白如玉,凝如羊脂,入口易嚼”。

    豆浆是液体,豆腐不似坚硬固体,而是软乎乎的凝胶物体?

    徐福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读着竹片对于豆腐的描述。其上,只字不提豆腐具体制作方式,他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般去炼制。

    炼丹一道却是有基本法的。

    对不同矿石,区别其阴阳属性。比如黄金是太阳之气所化的日之精;丹砂有着离

    火之气而色泽鲜红,因为它多生于南方。

    再看属于阴的硝石,多在湖水边或阴暗的角落被发掘出来,所以常规认知它积藏于凝霜之地。

    水银,从丹砂中炼化而出,呈现银白液态。其属性是阳生阴气,是以能保证尸体不腐烂。

    从这些列举例子可见,当计划炼制某种丹药,根据构想中丹药的阴阳属性不同,而投入不同阴阳比例的原材料。

    方士们将炼丹法化用到豆腐制作上。目标产物“豆腐”,它是哪种属性呢?

    一群人对此看法不同。大豆偏阳,但食材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可以改变其固有属性。

    恰如丹砂属阳,以火萃取出水银反而归阴。将液体豆浆变成凝脂状的豆腐,这种变化过程是由阴转阳,还是由阳化阴?

    包括徐福在内,二十四位方士都没把时间浪费在理论争辩上。并非不想辩个究竟,是没有时间口头争吵。不足四天的任务期限,没功夫达成统一意见。

    反正各有炼药室,豆浆与炼丹药材也是准备充足,那就各自实验,朝着自认为正确的方向炼豆腐。

    各行其法之前,徐福幽幽地补充几句。

    "诸位,容某提醒。豆腐将被端上日常餐桌,吾等必须亲自多次验证其口感。过于奇特的口味,必然是要不得的。"

    方士们听了,都是面色一沉。这话讲的不仅是豆腐口感好坏,更是在提醒他们炼制豆腐需注意的潜规则。

    不是每一条豆腐炼制标准都会写在圣旨上。

    徐福的脑子转得够快,读出了始皇帝的未尽之语。四天后交差,豆腐要满足几条标准。

    往日炼丹,丹药求的是物以稀为贵,不可能像粟米那般天天吃。豆腐却不同,制作它的最初目标就是让它能够隔三差五地出现在大众餐桌上。

    由此有了没说的潜规则:一、炼制豆腐要考虑到原材料不能昂贵;二、要注意炼制过程里的取材毒性剂量问题。

    豆浆加了一种或几种材料变成豆腐,必是要无毒的才行。

    谁试毒?

    首当其冲就是豆腐制作者。

    在场的方士们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可能逃出试毒名单。有别于丹药,试毒豆腐时很可能按照一日五顿喂食。

    因此,炼

    制时不可一味求快,小心死在自己制造出来的吃食上。众人心情沉重地进入炼药房,开始了通宵熬夜赶工模式。

    咸阳宫内。嬴政下发炼制豆腐任务,将注意力放到成立西域使团上。

    西行使团主要肩负三个大任务:

    探查地形地貌、各处风土民俗,采购当地农作物,以及与本地势力进行沟通交流。

    遗憾是张骞生活在数十年之后,现在不可能寻得他去凿空西域,需另外组织人马出行。

    西行队伍务必要坚定不移地心向大秦,更有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且有难以活着回到咸阳的觉悟。

    初步计划,先派出一百人,包括具备各项技能的外交使者、护卫与随行杂工等。

    三个多月前,扶苏、蒙毅、李斯与赵高观被特别传召,观看了秦二世而亡的那集水镜故事。

    赵高很快被处死。李斯在禁足两个月后,主动抓住了修改秦律的戴罪立功机会,官复原职。

    嬴政又与蒙毅进行了一场恳谈。表达了对他足够多的信任,令其官拜上卿,继续处理政务文事。对于蒙毅是否向兄长蒙恬透露水镜的存在,特许其“酌情考量”。该怎么说,透露多少内情,就看蒙毅的说话艺术了。

    蒙恬与蒙毅兄弟,一武一文。

    嬴政早就有计划,将历史脉络内幕少许透露于蒙氏兄弟知情。

    有时候,只有成为了内幕知情人,才能生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才会更加忠心耿耿,才能激发出更多工作潜力与动力。

    这次西域使团的初选任务,连同各项选拔标准一并交给了蒙氏兄弟。

    同时,命其多加留意应选者的情况。不适合去西域出使,不代表不能去其他地区。不久的将来,不只派出一支考察队。除了西域,至少有一支队伍往百越方向去,深入崇山峻岭。

    嬴政已经不再急迫用兵,计划派出先遣队摸查清楚百越之地的风土人情,谋定而后动。

    人才!大秦对人才的渴求,保持着持续性旺盛的状态。

    偏偏组建考察团的求贤令不能过于露骨,需要打着文化沟通的旗号,或是名义上宣传搜集各类民间趣谈。

    以免被考察的地方引起警觉,误认为大秦有攻伐他地的野心。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这种认为非常正确。

    通俗易懂的招募启事贴了出来。天下之大,美食美景,数不胜数。大秦想要搞几支吃喝娱乐考察团,诚邀有识之士加入。

    消息一经放出,第一个来找嬴政直接报名的人有些出乎预料。

    嬴政看向来者,问:"你想清楚了?百越多荒蛮之地,瘴气丛生,山川难越,野兽横行。深入百越,虽然没到九死无生的地步,但没人保证你能全须全尾地回到咸阳。"

    嬴政从不低估世上有聪明人,相信必有人会看懂考察团的暗中目的,但没想到扶苏会主动请缨。

    三个月前,特招四人观影。之后唯独没对扶苏做出特别安排,只命他多听听不同学派的声音。

    更多的任务?暂时没了。

    嬴政不会再行封分制,即便将来给孩子们赐爵,也不计划给以封地。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先把扶苏派往封地的可能性。而要说将他册封为储君,更是没有相关打算。

    长子的性情与能力一直不够令嬴政满意。或许在别人看来扶苏宽仁,足够做一位守成之君,但秦二世不是守成就行了。

    还要敢于逆流而行,逆的是春秋战国几百年形成的陈规旧俗。亦要能够杀伐果决,在开辟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时,流血与牺牲是必然的。

    目前为止,嬴政没有看到长子具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性。

    通过水镜故事,怜惜扶苏在历史上悲哀地死去,但也不满于历史上他被逼入死地时居然没有玉石俱焚的狠绝。

    今天倒是出乎意料,扶苏主动自荐参加百越考察团。

    嬴政打量长子,人在获知自己在史书上的死因后,总会有一些变化。近三个月以来,扶苏比往日更添几分沉稳。

    "扶苏,你确定去意已决吗?"

    扶苏郑重点头,"儿臣生于咸阳,有过几次外出经历,但都在父皇圣驾庇护之下。外面的世界是疾风骤雨或险象环生,非亲历不可知。"

    说到此处,他眼露苦涩,异常清醒地明白自己的性情得不到父皇的欣赏。依照秦俗旧例,嬴政早就该立储君,而其长子继位的可能性很大,但太子之位一直空悬。

    扶苏在看过秦朝二世而亡的影像后,更是备受打击。

    历史上的扶苏至死没有被封为太子。不论始皇帝临死前是否留

    下册封遗诏,但在那之前没有直接宣告天下由哪位皇子继位。

    扶苏懂得那意味着自己始终不是父皇最期待的储君。彼世如此,此世亦如此。要怎么办,是不是还要争一争储位呢?

    若说清心寡欲到了没有丝毫争位的想法,绝对是骗人的。

    但又明白依照自己过往的行事风格,一来不会获得父皇更多看重,二来也无法有效治理大秦复杂的政局。

    经过反复思量,他确定是时候做出改变。既然嬴政是一路走来闯过刀山火海成为始皇帝,作为其长子也该走出咸阳去闯荡了。

    归来之际,自己或许能成为令嬴政满意的继承人;或许会找到比做太子更重要的理想。或许不幸死于半途,那也是为大秦探索天下做出自己的贡献。

    恰好,赶上考察团招聘,那就先往百越去。

    扶苏答得坚决,"儿臣心意已决,愿往百越考察,请父皇成全。"

    嬴政想起咕咕视频的内容,张骞率百人出使西域,历经磨难,时隔十三年后仅有两人活着回到大汉长安城。

    由彼及此,扶苏此去百越要走多久,又会遇上什么危险呢?自己说不定会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不舍难免涌上心头,但不曾有一句留人之言出口。

    嬴政面不改色地说:“好,朕许你加入考察团,但丑话说在前面。朕给足考察团所需的经费与物资,而待你离开咸阳需隐匿身份。如果不幸半途被俘,全凭本事自行逃脱,朕不会为赎你给出半金。"

    这话真够无情。

    扶苏却是发自内心笑了。如此甚好,父皇终是给了他独当一面的机会。 “儿臣领命。”

    考察团的出行名单待逐步确认。在此之前,四天豆腐制作期限到了。

    天黑黑,月上枝头。徐福顾不上夜晚求见是否合规,必须要赶在四天期限内交差。

    这次,嬴政没有计较天黑天亮,让徐福立刻带着豆腐成品入宫。

    徐福匆匆赶来,脸上却没有一丝试制成功的喜悦。

    努力压制心中忐忑,打开了餐盒,“陛下请看,这是小臣等试做出的豆腐。尚是粗糙的实验品,有待进一步完善。"

    嬴政看了过去。食具中确实有一坨白乎乎的东西,但该怎么形容呢

    ?

    它与咕咕视频里光洁如玉的豆腐八竿子打不到一块。

    眼前的豆腐坑坑洼洼的,引不起人的一丝食欲。更令人怀疑它掌握碰瓷技能,只要被筷子轻轻一碰,就会碎成渣渣,隐约还散发一股酸臭味。

    嬴政脸上直接露出六字评价——丑得一言难尽。

    徐福当然明白自己做的豆腐瞧着难以下咽,但研发需要时间,而做得完美更需要时间。

    在任务死期到来前,他赶工赶点先把符合基本制作豆腐原理的成品给弄出来,至于色香味不得不等一等。

    这会竭力解释:“这豆腐只是暂时有点丑,不够完美。请陛下给小臣多几天时间,必是能做出堪比羊脂美玉的豆腐。"

    嬴政咽下了嘲讽之语。

    他才不是以貌取物的帝王,通过水镜挑战赛的关键是上传豆腐的制作原理,而豆腐品质的完美与否不重要。

    对的,一点也不重要。

    嬴政自我说服,不再多看一眼白渣渣。

    看向徐福,似乎没有丝毫阴阳怪气地问:“搞出如此别出心裁的玩意,你们具体怎么制作豆腐的?说说吧。"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