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七十五章

    【让我们来具体看看汉武帝的货币制度。

    最重磅的莫过于推出「五铢钱」。当刘彻决意把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政府,是经历了六次改革。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刘彻刚刚继位,改铸三铢钱。

    原因简单,此前官方定下的「汉半两」流通标准几经变化后,定为重4铢,但事实上多数钱币的重量小于等于3铢。那就不如让法定货币名副其实。

    结果失败了。民间私铸依旧猖獗,五年后不得不改为原来的汉半两。

    刘彻不可能就此认输。想要阻止民间铸钱,或是不给矿源,或是提升钱币标准化的门槛。

    第二次改革很快来了。给圆形钱币的外缘上了一道外郭,通俗点说就是镶了一圈边。这是秦半两与汉初钱币没有的技术。最直接的好处是无法再对钱币“摩钱取鉛”。

    以前的钱币没有外郭,用锉刀磨一磨铜币外缘,磨下来的铜屑积少成多也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增加外郭就能减少有意或无意间的铜钱磨损,实乃钱币发展技术上的重大进步。

    第四次改革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其年代背景是卫青出征讨伐匈奴的第二年。

    此时,刘彻下令制造镶有外郭的五铢钱取代以往的半两钱,并且特许郡国也能铸造这种新钱,亦称“郡国五铢钱”。

    从此开始,第一种中国统一钱币「半两钱」退出历史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五铢钱」开始了其长达七百多年的货币史。

    说回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在特许郡国铸造新钱的三年后,刘彻下令终止地方上的铸造权。

    他给出了非常充分的理由,郡国五铢的工艺参差不齐。地方上做不好,所以铸币权全部归于中央,才能做出外郭锉平的加边工艺,称为“赤仄五铢”。

    其后两年,“赤仄五铢”与市面上的“郡国五铢”进行一比五的价格比流通。以中央铸币慢慢取代原有的地方铸币。

    元鼎四年,第六次货币改革。

    刘彻重申了仅有中央铸币厂“上林三官”铸币是合法的,其他钱币皆被废除不再流通。至此,五铢钱彻底推向大汉全境。

    />

    早期失败后没有冒进,而是步步为营式推进。就如推出「五铢钱」时,特批给郡国铸造特权。

    汉朝对外抗击匈奴时期,没有一味使用中央权力强硬推广新币,而是充分利用各地地方影响力铺开了新币。

    等待时机成熟再用地方技术落后为由取消其铸币权力,最终成功让铸币权归拢于中央。

    历代习惯将秦皇汉武并称,其原因在货币改制中可见一二。汉武帝完成了始皇帝的未尽之事,实现了货币真正的统一。】

    水镜前,嬴政若有所思地将汉朝货币改革进程记录在案。

    这些都是前瞻性历史经验。说的不只是铜钱,更是中央如何利用经济与货币手段兵不刃血地辖制地方权力。

    大一统无法一蹴而就,那是一场持久战,充分利用时间这味良药才能通向成功。刘彻的六次货币改革,咕咕却只说了五次,剩余的那一次应该与「纸币」相关吧?很快,水镜影像表明所猜正确。

    【刚刚没有提到的第三次货币改革,发生于元狩四年。这一年,卫青与霍去病率兵出征匈奴。打仗最费钱,那要怎么筹集高额军费呢?「白金三品」与「白鹿皮币」被推了出来。

    根据史料记载,「白金三品」由银与锡混合铸成龙、马、龟三种面值不同方圆不同的白金币。1枚圆形龙币等于三千铜钱,1枚方形马币价值五百铜钱,1枚圆形龟币折合三百铜钱。自先秦到汉初,货币体系中并没有白银的容身之地。

    始皇帝颁布的统一货币制度,分为“上币”与“下币”。

    下币是本期主要讲述的铜钱秦半两,主要流通于下层民众与日常生活的小额交易。上币则是黄金,供大宗商贸的大额支付与上层贵族使用。不按照枚数计算,而是称量使用。

    汉朝沿袭了这一制度。

    刘彻推出前所未有的「白金三品」,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含有白银的货币,其主要目标针对有钱人群体。

    官方拟定了银币与铜钱的比值,但从当时实际购买力来看,这种比值定价虚高。

    以出土的马币为例,一枚重20克左右,含银量不超过1.38两。

    折合铜钱172-272文,而官府给出的定价是500文。法定购买力相当于实际购买力的183%-289%。①

    如今将这样的货币称为

    大额虚币。

    刘彻本来希望利用大额虚币,从有钱人群体中赚取暴利差额,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比老马的文字结论早了两千年,汉武帝时期的盗铸者们就上演了千古不变地铤而走险。

    哪怕刘彻下旨“盗铸诸金钱罪皆死”,但是「白金三品」的法定价值与铜钱兑换值可谋求的差额暴利过大,让冒死铸币者一茬又一茬地出现,砍头也砍不完。

    一年后,刘彻不得不叫停「白金三品」。

    不同于首次推出银币的失败,「白鹿皮币」相对成功。顾名思义,这是用白鹿的皮所制成的一种货币。

    “皮币”一词却非始见于汉武帝。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皮币”,当时指皮毛与布帛,是贵族间礼尚往来时的常用礼物之一。

    刘彻赋予这个词新的含义。只要路子足够野,总有一款敛财的手段能奏效。铸造银币失败了,还能用白鹿皮玩出花来。

    刘彻登基时,距离汉朝建立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走过了最初的百废待兴,是时候重新搞一搞礼法了。

    以恢复礼制的名义,白鹿皮币问世。

    拟定了宗室王侯觐见皇帝献礼玉壁的规格。送玉怎么可以不讲究,不能直接放盒子中,必须要用白鹿皮币作为衬垫。

    去哪里搞白鹿皮币?官方指定了唯一销售渠道。杀一头皇家禁苑饲养的祥瑞白鹿,取下它的皮,每张裁成一方尺大小,在上面画上彩色画作。

    宗室们无需烦恼制作工艺是不是繁复,只要出钱就能买白鹿皮币。一口价,四十万钱一张。

    什么叫暴利?这就是了。理由充分,强制出售,不买不行。

    白鹿皮币本身没有起到流通与支付的作用,称不上货币,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大额虚价纸币的作用。因此,它被视作了纸币的滥觞。

    刘彻推行的货币新制有失败也有成功。不单单是敛财充作军费,同时也有效打击了诸侯势力,以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白银与纸币的前身闪现于汉武帝时期,但是真正进入市场流通却要再过千余年。这就来看看宋元时期的货币大乱斗。】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com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