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68 章 五福晋68

    随着这一声惊呼,不远处百姓的人群中瞬间沸腾了起来。

    康熙等人不知发生何事,转身望过去时,只看到那边的百姓先是弯腰确定些什么,随即像是碰到了什么晦气的东西,全惊慌失措地往后退去。

    甚至有人被绊倒了都顾不得起来,连爬带滚地向旁边逃去。

    康熙双眉紧皱,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这场瞧着就莫名让人心慌,他随手指了个侍卫道:“去瞧瞧怎么回事?”

    旁边的侍卫忙应了下来,转身朝着混乱的人群走去,没过多久,他匆匆赶了回来,脸色瞧着明显不是很好。

    “回禀皇上,那边有百姓发现了麦田里有鬼麦。”

    什么?鬼麦!!

    众人心下不由一沉,场面一度混乱了几分。

    康熙也是心头一凌,他虽料到了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但却怎么也没想到竟是鬼麦。

    民间向来最信鬼神之说,这‘鬼麦’更是历来被百姓们避恐不及。

    怎的偏偏就是鬼麦,还偏偏在他劝课农事之时被发现,这般兆头不详之事,这若是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不对,若是那些百姓都能这般轻易发现的事,此前不应该一点预兆没有才是,再加上方才那些本地的官员好像是有意把他们往往别处引……

    康熙立马抓到了重点,下意识看向了旁边天津府的知府及一众当地官员,见他们躲闪的眼神,以及那此时已白了几分的脸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无疑,他们这应是早就知道了,非但不上报,还选择欺上瞒下,企图蒙混过关,却造成如今这进退两难的局面。

    康熙气急,但也知道这会不是追究这些时候,当务之急是得把这鬼麦之事解决才成。

    他给了旁边领侍卫大臣一个眼色,对方立即领会,带着众侍卫和负责戒备的地方官差一起去维护现场的秩序,以及尽量把百姓们先控制起来。

    康熙则带着众大臣匆匆赶去了就近的一处官宅,商讨解决之法。

    刚进门,他便脸色阴沉地看向一众当地的官员,声音冷厉道:“朕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若是再不如实禀报,后果自负!”

    一众官员立马跪地磕头请罪。

    天津府知府见这情势,自知是躲不过去了,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把事情的始末全都和盘托出。

    那日在发现鬼麦后,众人在商讨了一番后,还是为了前程选择欺瞒下来,按照他们的打算,只要到时候把康熙等人往别处引引,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此行一众劝课农事的前期工作都是他们本地的官员在筹备,这个操作起来也不是难事。

    但他们却万万没有料到,今日竟会来了这么外地的百姓,更是没料到康熙会把他们放进那块鬼麦的地里。

    康熙听完,冷笑了一声道:“这么说倒是朕之过了,嗯?”

    “微臣不敢!”众人齐声道。

    康熙怒

    斥道:“朕瞧你们可没有什么不敢的,你们胆子大的很啊,连这般欺君之罪都敢犯,还能有什么不敢的!”

    他这会想要砍了天津府知府等人的心都有了,若是他们能在发现鬼麦的第一时间便如实禀告,又何至于发展到如今的局面。

    “皇上恕罪,微臣罪该万死!”

    他们是罪该万死,康熙自是不会轻饶他们,但也知此时不是只顾生气的时候,只能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

    然而,就在这时,领侍卫大臣也赶了过来,“参见皇上。”

    康熙抬手示意其平身,“外面情况如何?”

    领侍卫大臣拱手回道:“回禀皇上,大部分百姓都暂时安抚住了,但之前外围有些没进来的百姓,听闻到‘鬼麦’之事后,都纷纷落荒而逃,微臣带人过去时,他们早已不见了身影。”

    众人听到这话,脸色都不由凝重了起来,如此看来,此事定是瞒不住了。

    康熙脸色实在难看的厉害,屋内众大臣都不由屏住了呼吸。

    张英和马齐几位朝廷要员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凝重。

    旁的人可能不清楚,但他们这几位康熙近臣却是知道的,皇上此次南巡可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拉拢江南汉族士大夫。

    江南本就属于富庶之地,吏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清朝赋税的收入,除此之外,还关系着清朝政权的稳定。

    但近些年来,南明有几个小明王,一直活跃在江浙一带,极力在拉拢当地的势力,虽未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但总归是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康熙此次南巡也有意拉拢当地汉族士大夫,消除了他们抗清情绪,这样不管南明有多少残余势力,没了当地汉族士大夫的支持,自然也就成不了气候。

    而康熙之所以把劝课农事加入到此次南巡行程,也正是因为如此。

    去年安清那治‘青风病’的法子,在江南地区掀起了很大的反响,还有在各地的几个小麦种植试验点,今年也纷纷传来了好消息。

    自古以来,农为国之根本,康熙这般大张旗鼓,也是想通过此种方式,向江南汉族士大夫展示,大清是众望所归。

    但此时‘鬼麦’之事一出,他此次南巡本就引人注目,消息这会怕是早都传出了,可谓是直接坏了他满盘的计划。

    “关于这‘鬼麦’,你们知晓多少?”康熙看向下首的几个随行农政司官员,问道。

    几人对视了一眼,也不敢隐瞒,三言两语便把知道的全部都说了出来。

    其实,关于这鬼麦他们也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这会发生在小麦的各个时期,在麦苗期会毫无征兆地出现枯黄、皱缩的情况,长成株的小麦则会出现叶片严重卷曲、麦茎莫名肿大弯曲的情况,在小麦结穗时麦粒甚至会长成为奇怪像虫子的形状。

    这种情况不仅无规律,还找不到任何原因,总而言之,很是诡异。

    但更诡异的是,凡事出现过鬼麦的田地,甚至在停

    耕两三年后,但只要再去种农作物仍会出现此情况。

    也正是因此被百姓视为不详之兆,说是有鬼神在作祟。

    “皇上恕罪,微臣们曾遍寻古今农书,都未找到任何解决之法,唯一之法便是把该地的小麦全拔了,然后停耕多年后再尝试看看。”

    若是不再出现鬼麦,便证明鬼魅一离开,若是依然出现,那就只能继续再等。

    康熙此前对鬼麦的了解只知是不详的存在,却不知这背后还有这么邪乎的事,怪不得方才那些百姓会对其避之不及。

    他看向张英等一众朝廷要员,问道:“此事,你们怎么都怎么看?”

    康熙问的此事,此不是让他们回答对鬼麦的看法,而是如今这局面要如何破。

    恰在他劝课农事之地出现这鬼麦,甚至都不用有心之人去故意散播什么,正常人听到后哪怕只稍稍联想,后果便会不堪设想。

    众人心里不由一紧,这件事情出的太过突然了,他们如今也是才反应过来,哪里有什么好的法子啊。

    几人面面相觑了半晌后,张英顿了下,起身向前回道:“回皇上,依老臣看,为今之计,也只有一个法子了,将这‘鬼麦’之事给解决了。”

    众人:“……”

    这不废话嘛,要是真能解决那还能有什么事。

    但问题是谁能解决啊,这上千年来都无解的事,这会哪里能蹦出个人来给……

    就在此时,众人脑子里纷纷想到了一个人,五福晋!

    虽然知道机会渺茫,但却也是唯一的希望了,万一呢。

    毕竟,之前青风病也是上千年来无人能解的难题,不也被五福晋给解决了吗!

    康熙自是也想到了安清,深吸了口气,看向一旁的梁九功,“五贝勒现下在何处?”

    梁九功忙回道:“回皇上,众阿哥都在外面候着呢。”

    康熙轻点了点头,“去让他把五福晋找过来,要快。”

    梁九功自是不敢耽搁,立马快步出去通知胤祺。

    胤祺也是知晓事情的轻重,二话没说骑着马就朝着城门的方向而去,只是,当他快马加鞭回到衙门时,却被告知安清和太后、宜妃出门逛街去了。

    无法,他只能又满大街地寻起了人来。

    当胤祺找到安清时,她正在一个糖人摊子前让摊主照着她的脸给她捏糖人呢,转头看向胤祺时,不由一愣。

    “你怎么来了?”

    他不是陪康熙视察当地农事去了嘛,这么快结束了?

    胤祺面色有些凝重,“安清,皇阿玛要见你。”

    安清不由一愣,她也不傻,康熙这般急着召见她,胤祺又是这么般神情,定是出事了。

    “发生什么事了?”她问。

    胤祺道:“此事说来话长,我路上再同你详说,当务之急你要先同我过去。”

    安清自是知晓轻重缓急,立马转身交代跟随她的紫苏和麦冬,让她们去旁边酒楼找太后和宜妃

    ,把康熙召见她的事告诉两人一声,别让她们担心。

    而她自己则跟着胤祺直接离开了。

    太后和宜妃此时正在旁边酒楼的二楼靠窗的位置坐着,自是远远瞧见了安清和胤祺离开的身影。

    待紫苏和麦冬匆匆赶回酒楼时,两人刚推开门进来,宜妃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发生何事了,老五怎的突然过来了?”

    还带走了安清?

    紫苏忙把事情的始末转述了一遍,宜妃听完,不由一愣,“皇上找安清做什么?”

    太后思索了片刻,回道:“应是和今日的劝课农事有关。”

    两人对视了一眼,纷纷猜到了城外可能是出事了,而且能让老五这么般着急忙慌地赶来,甚至连上来同她们打声招呼的时间都没有,可见此事定不小。

    太后和宜妃也没心情在外面继续逛了,于是带着众人从酒楼离开后,便直接回了衙门,也是想回去瞧瞧,说不定衙门里的人已经先一步得到了什么消息也不一定。

    而安清这边,为了能快一些,她也没坐马车,而是和胤祺一人骑着一匹马,正奔驰在城外的路上。

    路上,胤祺也大概把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

    当安清听到鬼麦时,不由愣了下。

    不对啊,她是知道这次康熙去的农田是去年用了她那小麦种植法子的试验田,若是完全按照她的那笔记,不应该出现这鬼麦才是。

    胤祺见她听到‘鬼麦’的反应不像是惊讶,倒是有些疑惑。

    难道她并不知道什么是鬼麦?

    若真是如此,皇阿玛怕是要失望了。

    “你可知晓这鬼麦?”他问。

    安清点了点头,也没多想,顺口回道:“知道,以前遇到过。”

    这鬼麦,也就是后世的小麦线虫病,当初在课堂上时,初次听老师说这鬼麦的说法,她还以为是麦类黑穗病呢。

    毕竟,鬼麦这名字,一听就和黑有关,但谁知并不是,后来她也是了解了这鬼麦叫法的来源后,才恍然大悟的。

    别说,在古人未找到真正的缘由时,这名字确实还挺贴切。

    小麦线虫病,又叫“粒线虫病”,俗名也叫‘浪当子’‘萝卜子’‘辣椒子’‘马兰子’,具体是由小麦线虫引起的病虫害。

    胤祺见她这反应,心里也猜到了她可能会有法子,但这会着急赶路,他倒也没再继续追问下去,毕竟他皇阿玛那里确实是十万火急。

    两人一路骑马来到了城外那处官宅处,安清进来时,屋内众人纷纷投来了期待的目光。

    “儿媳请皇阿玛安,皇阿玛万福……”

    康熙直接抬手打算了她的行礼,“不必多礼,安清,过来的路上胤祺可同你说明了情况?”

    安清点了点头,“回皇阿玛,爷已经同儿媳讲了,说是遇到了鬼麦。”

    康熙轻‘嗯’了一声,“那朕找你来的缘由你也清楚了,不过,你不用着急,朕可以给你些时间,慢慢找法子。”

    就像上次青风病一样(),可以慢慢去尝试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说不定就找到法子了。

    众人虽都是这般想的,但心里其实也清楚,这鬼麦还是不一样的,万一真是鬼神在作祟,那试再多的法子也是没用的。

    安清愣了下,摆了摆手道:“不用,皇阿玛,这鬼麦儿媳知道,之前在科尔沁种小麦也遇到过。”

    康熙不由一愣,刚想问她可有解决之法,谁知却被安清抢先开了口。

    “皇阿玛,儿媳有一事不明,可否请那块出现鬼麦之地的百姓过来,儿媳有事要问?”

    她这话一出,众人不由怔了下,找那地的百姓做什么,这难道还能和他有关?

    康熙虽也很疑惑,但却也没多多问,直接派人出去找人了。

    没多久,那块出现鬼麦地的百姓就被人带了过来。

    安清也没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问道:“你那地前几年可有出现鬼麦的情况?”

    那百姓哪里见过这场面,见到当今圣上和满屋子大臣后,早都吓破了胆子,一听安清这话顿时慌张的不行:“没有,草民那地之前并未从先过鬼麦,给草民一百个胆子,草民也不敢欺瞒。”

    安清点了点头,这鬼麦在古人看来事关重大,若之前真出现过,自是也不可能欺瞒过去。

    她见那百姓慌乱的样子,出声宽慰道:“老伯,你别慌,我就是询问下情况,没说你隐瞒。”

    见那百姓身子总算是不那么抖了,安清才继续问道:“去年你播种前,可有按照要求去那小麦进行浸种?”

    听到这话,那百姓身子不由一僵,脸上满是惶恐之色,但此时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隐瞒,只能跪在地上边拼命磕头,边全数交代了出来。

    果然,这百姓当时并未按照要求,用1%石灰水冷浸日晒来处理种子,说是之前从未听过这法子,怕毁了麦种,从而影响小麦的收成,便欺瞒了那些来督查的衙役们,谎称处理过了。

    安清心道果然如此,那就没错了。

    这小麦线虫是以虫瘿混在麦种、肥料之中,或者散落田间而导致的,而麦种是浸染的主要来源。

    若是按照她的法子来处理种子,并不应该出现此时的情况才是。

    那百姓被带下去后,众人纷纷诧异地看着安清,她方才虽只问了两个问题,但总觉她应该是知道些什么的。

    康熙也一时没反应过来,难得的语塞了片刻。

    安清还以为康熙等人是被吓到了,于是出言宽慰道:“皇阿玛,您不用担心,这鬼麦没百姓们传的这么邪乎,其实就是一种小麦虫害。”

    众人愣了下,突然反应了过来,这鬼麦竟是虫害?

    真的假的!

    “可是鬼麦地里并未发现任何害虫啊?”一农政司的官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说罢,他扭头看向方才康熙让人拔过来的那些‘鬼麦’麦苗,而且,这麦苗上也并未出现任何被虫子蚕食的痕迹。

    怎么可能是虫害啊。

    ()    安清也多解释,而是直接走到了那鬼麦前,挑选出了一棵后,转身问胤祺,“你随身带的匕首借我一用。”

    胤祺也没多问,直接把匕首递了过去。

    安清接过匕首后,对着那小麦的根部慢慢将其划开,众人一开始还不太理解,待见到那小麦根部结处出现一只蠕动的小虫子。

    呼~好在已有成虫,不然这会也没有显微镜,她一时还真没法子解释的清。

    这是小麦胞囊线虫病,为内寄生性线虫病,整个为害阶段基本都在根输导组织处进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外面并未发现异样的原因。

    而且这小麦线虫对环境的抵抗力以及适应性极强,就比如那块出现了鬼麦的地也不是这么任其放着,也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不然遗留在地里的那些虫瘿,在干燥情况下,甚至可存活几十年,即便是在潮湿土内,也有活两三年的。

    所以,不对土地做处理的话,一般会造成侵染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那出现鬼麦的地里,之后种仍然会继续出现这种的原因,并不是什么鬼神作祟,都是这虫瘿的锅。

    当然,处理这地的事都是后话,当务之急还是要把目前的困局给解决了。

    “安清,既然你对这鬼麦如此了解,可有法子能确保解决?”康熙一脸期待地问。

    安清在来的路上也听胤祺说了此次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康熙这话她自是明白什么意思,他想要个万无一失的法子。

    “皇阿玛,儿媳尝试过很多法子,没有能确保万无一失的,最好的法子便是对那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她如实回道。

    即便是在后世,对付这小麦线虫病也基本都是以防为主,她提供的那浸种法子,也是后世农学家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下来的,对麦类黑穗病和小麦线虫病的预防效果基本能达到98%-100%。

    这也是安清一开始听说这地里出现鬼麦很是疑惑的缘由。

    当然,也不是没法子治,但万无一失的法子确实没有的。

    康熙自是听明白安清的言外之意,他自是知道她办事向来严谨,轻点了点头,问:“那就把你之前试过最有效的法子拿出来吧。”

    安清直接应了下来,然后让人拿来了笔墨纸砚,把她需要的东西全写了下来。

    她知深浅,也知道这次情况很紧急,和之前的青风病的情况完全不同,所以,也便没再藏着掖着,直接舍弃了那些单一植物性的土农药,而是选择了混合方剂土农药。

    泽漆、山麻柳、苦树叶、桐子叶等十几种药材,届时按照一定的比例制成混合方剂,在对其进行浇灌灌根处理。

    众人看到那张纸后,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什么,皆是一脸惊讶地看着安清。

    她这……还真像之前说的那样,给庄稼治病啊,这方子若是不知道的,怕都得以为是给人治病的药方了。

    当然,众人意外归意外,但对安清的能力却是十分信任的,康熙甚至连看都没看,便吩咐人拿着那单子下去准备东西了。

    不过,这东西怕是一时找不来,还有这小麦即便是用了这药物也不是当下就能见效果的,所以当务之急得给外面的那些百姓一个解释才行。

    大家明显被这‘鬼麦’吓破了胆子,若是不能妥善处理,怕是会引起恐慌,届时一传十十传百,会更收不了场。

    好在有安清方才划开麦苗的法子,现在直接出去现场给百姓们证明便好,告诉他们不是什么鬼麦,而是小麦生了虫害。

    “皇阿玛,还是儿媳去吧,这虫子没有长成成虫时很小,肉眼几乎看不到。”安清道。

    所以得挑才成,若是随便拔一棵小麦,万一没选好,届时有嘴也说不清了,更别说当众辟谣了。

    众人怔了下,立马明白了安清的意思。

    康熙也轻点了点头,吩咐一旁的领侍卫大臣,道:“你们注意保护好五福晋。”!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