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53

    大学就会发现,你眼前的世界更广阔,你的选择也会更多,就如登山,登的越高,望的才能越远。”

    听到这儿,晓月终于是明白了,赵老师拐弯抹角说了这么半天,原来就是想劝说自己上高中,晓月不免有些哭笑不得,这乌龙闹得,自己还以为赵老师找自己是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秘密呢,刚来的时候还忐忑来着,谁想竟是为了这个。

    不过也不怪赵老师如此苦口婆心,这时候不是后来,后世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大学,为了这个目的,简直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补课,上班,请家教都是最基本配置,还有的交了高额学费上画室学画画的,作为艺术生,文化课的分数差不多就能上个本科,总之倾尽一个家的所有财力精力,就为了孩子有个本科的文凭。

    可现在能考上大学的属于极少数,也没有这么多捷径可走,就算有这样的捷径,能负担这么大费用的家庭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老百姓并不富裕,而中专只要上四年就能分配工作,还是干部待遇,且只要考上中专就有国家发的助学金,每个月都有,虽然不多,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能减轻一些负担,而上高中的话不仅没有助学金还得交学费,三年高中下来,考上大学的概率并不高,考不上大学仍然要上中专,既然结果一样,何必白浪费三年,所以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报考中专。

    以至于高中招生很难招满,如此一来,学校便开始鼓励学生上高中,老师明白家长的想法,也不会强求,像赵老师这样专门找晓月来做工作的几乎没有。

    若晓月不是重生了一回,大约也不会领会到赵老师的良苦用心,赵老师是真正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将来考虑的好老师,而且格局大,眼光长远。

    不用很久,再有十年,大学文凭的优越性便会突显出来,社会精英阶层无一不是大学生,草根的暴发户们,若不自我提高,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二十世纪,知识才是主导社会进步的力量。

    想到此,晓月很郑重诚心的鞠了个躬:“感谢赵老师的苦心,我会尽我所能,争取最好的成绩,考高中,上大学,去看去体悟老师说的那个更广阔的世界。”

    第47章

    能考上重点不

    赵老师欣慰的点点头:“好,去吧,别错过了颁奖。”

    晓月回到大礼堂的时候,正赶上颁奖环节,没来得及找老娘,就被拉到了台上。前五十的奖跟往年一样,仍是书本文具,而最佳进步奖的奖品,一露出来可就炸了营,即便七中的几位校领导都在,也没挡住下面家长们的窃窃私语,显然家长们都知道随身听的价值。

    郑校长在麦克风前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想必家长们对这次一模考试的难度有所了解,这次是历年来难度最高的,尤其数学,以至于成绩普遍不理想,我倒认为这是件好事,这时候给同学们紧紧弦,让同学们能更紧张起来,去应对最后的大考,这也是模拟考的目的,家长们不用太在意成绩高低,而应该根据这次模考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在最后两个月里帮助孩子们积极修整自己,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大考。”

    说着顿了顿才道:“之所以设立这个进步奖的奖品,是因在难度这么大的一模考试中,苏晓月同学的成绩不仅没有退步,反而进步了足足一百五十四名,这种迎难而上,不退反进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校务会研究通过,应该给与苏晓月同学表彰。”

    最佳进步奖的奖品奖状跟第一名肖阳一样都是由郑校长亲自颁发的,晓月接过随身听跟奖状站在台上的那一刻,有些恍惚,像是做梦一般不真实,但她看到了老娘,不知是不是特意安排,老娘就在主席台下面第二排中间的位置,很近,所以她看到了老娘眼里闪烁的晶莹,脸上的激动与欣慰,忽然就清醒了,这不是梦,就算是梦自己也要把它变成真的。

    各班的家长会散了之后,赵老师特意留下刘秀荣谈话,倒正合了刘秀荣的心思,她正想就报考的事,咨询咨询。

    刘秀荣是个急性子,没等家长们都走出去,便开口道:“赵老师,我想问问,以我家晓晓如今的成绩,能考上重点高中不?”她话音刚落,还没走出去的几个家长,忍不住身子僵了一下,郁闷的回头看了刘秀荣一眼,心道,苏晓月家长这话问的,七中虽比不上一中,好歹也是区重点,每年中考的平均分在市里也能排上号,要是单论重点班九班的成绩,都能跟一中的平行班拼一拼了,也就说,别的班不敢保证,九班这些尖子生,只要发挥不失常,考上市重点高中是手拿把攥的事,正因如此,九班这些学生的家长们都把目标定在市一中,毕竟一中实力最强。

    更何况,历来一模的成绩都是最有参考价值的,一直以来的惯例也是一模比大考难度高,大多学生最后的大考成绩都会比一模高十分,而苏晓月这次模考的总分可是年级第八呀,就算最后大考维持这次的水准,也够上一中的录取分数线了,要是再稍微努力努力,进一中的重点班也不在话下。

    苏晓月的家长到底搞没搞清楚状况啊,要是以苏晓月的成绩都考不上重点,那让他们这些排在后面的情何以堪。

    一个个心情郁闷的出了九班教室,刘秀荣根本没感觉到人家的郁闷,而是非常忐忑的看着赵老师,希望能从赵老师嘴里得到确切一些的答案,也好安心,虽说今天自己十足的风光了一把,可风光是风光,现实是现实,总得知道女儿的选择对不对,作为家长即便知道女儿变得很优秀,也不希望她去走弯路,在刘秀荣眼里,上高中考大学是前途未卜的弯路,远不如上中专踏实。

    赵老师忍不住笑了:“晓月妈妈,您这么问,我倒不知该怎么答了。”

    刘秀荣却误会了,顿时紧张起来:“我就说这丫头异想天开,重点高中哪那么好考的,就算勉强够上了,考大学可比考重点高中更难,听人说考大学就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没几个人能考上的,您说放着好好的宽敞大道不走,非去挤独木桥做什么?”

    赵老师并未嘲笑刘秀荣的格局,他看过晓月的家庭资料,父母都是没什么文化的普通工人,比起九班其他学生,晓月的家境过于普通。

    正因普通,赵老师才愈加看重苏晓月,大概是因自己家是农村的关系,他的父母甚至还不如晓月的家长,是大字不识的老农民,自己不一样考上大学了吗。

    学习靠的不是家境而是自己,谁说寒门难出贵子,相反,越是家境普通,越应该努力学习,中国人自古便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对于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说,读书是改变家境打破阶级的唯一途径。

    却也明白晓月家长的想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