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章

    谢知秋清然静伫。

    听到皇帝之言,谢知秋亦淡淡回复道:“五年不见,皇上别来无恙?”

    赵泽百感交集。

    眼前的谢知秋,看上去与五年前不一样了。

    她身处一众臣子之中,却宛如遗世独立。

    这么多人中,唯有她有这般气质,仿佛一株梅树傲然立于远峰雪地中,不屑于与浊流合乌,更不屑于供人赏玩。

    诚然,谢知秋将长发扎成马尾、穿露出鞋面的裙子,这样的发式装束实在与关内的女子仪态要求相差甚远,视觉冲击极大,但她给人印象的区别,并不仅在于外表。

    赵泽坐在龙椅上,可以看见谢知秋的背脊如松挺拔,目光纵然直视他这个帝王,依然无惧无畏。

    当年的谢知秋,她那种格格不入的沉默寡言,其中多少有些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压抑,有些对环境与权力的隐忍。

    而如今,那些萦绕她身侧的克制犹豫尽数散去,让她绽放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气质。

    她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会再因自己的主张受到无数打压而迷茫,不必再委曲求全,亦没有人能继续压制她。

    这样一个人,哪怕只是站在面前,都会让人感到不同寻常的气场。

    谢知秋并未与赵泽寒暄太多,打过招呼,便直切正题道:“微臣辞官之后,随家人前往北地散心。不久,恰逢两国交战,微臣不忍黎民苍生受苦,机缘巧合下,便加入了义军,为国效力。

    “微臣本以为此生不会再回梁城,没想到皇上开恩,愿意招安义军,义军上下都倍感荣幸,军中商议之后,特意命臣以军师身份,前来梁城面见皇上。

    “此番微臣进城,正是欲与皇上探讨边关军事,望集义军与朝廷军之力,可以终结战事。”

    赵泽听了这话,都给气笑了:“谢爱卿,你倍感荣幸的表现,就是让义军将朕的国都围起来?”

    谢知秋并未回避,只道:“皇上圣明,应当能够理解,微臣此举,也是为了自保。皇上扪心自问,虽说对义军发了招安之旨,但是否果真全心信任义军?

    “若是义军果真全无条件就加入了朝廷军,皇上是否又会疑心事情太过顺利,对义军有所怀疑?

    “当下时局不稳,为了保全战力,微臣不得不出此下策。

    “义军已经围住梁城却不攻城,微臣以为,已经足见吾等只为自保,并非与朝廷为敌,是谓诚意。”

    好一个围城却不攻城就是诚意!

    赵泽听得来气,不过又不得不承认,谢知秋的确足够了解他,全然说中他的心思。

    她这样开诚布公地讲出义军与朝廷军之间不可能全无嫌隙、义军必须要自保,反而让赵泽松了口气,相信了对方几分。

    *

    这一日,谢知秋与赵泽只是见了面,并未聊太多深入的话题。

    在一群身穿正规军军甲的义军包围了梁城的情况下,君臣不可能再像过

    去那样亲密无间。()

    某种古怪的氛围,朝堂中人人都感受得到。

    ?辰冰提醒您《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从皇宫归来之后,谢知秋收拾收拾,直接住进知满尚在经营的绣坊中,外面依旧有人严格把守。

    回到自己的地盘,雀儿疑惑地问道:“小姐,朝廷禁军看起来根本打不过我们的兵马,既然我们已经围了梁城,何不一举攻下朝廷,永绝后患?”

    “还不是时候。”

    谢知秋摇了摇头。

    她说:“你看窗外。”

    雀儿依言往外看去。

    许是因为义军围了城,本应热闹的梁城夜市比平日安静不少,街上行人稀疏,家家户户门扉紧闭,偶尔百姓经过谢知秋居住布坊,看到外面的守卫,亦无人敢踏入,只趋避而行。

    倒有些禁军守卫,警惕地在不远处徘徊,面色凝重,既不敢离得太近,又对此地格外戒备。

    谢知秋道:“你也在梁城长大,也见我在朝廷为官,想来明白,这些为朝廷效力的守卫、在梁城谋生的百姓,又何尝不是父母所生、亲人所养?

    “他们并非真想与谁为敌,只是听命上级、谋事生存而已。

    “与辛国交战以来,百姓本已惶惶不安,若再遭遇政权更迭,时局会更加混乱。

    “我们在北地能轻易立住脚跟,是因朝廷军弃城而逃,义军在此时出现守城,自然如救世主一般。

    “但在关内地带,百姓生活还算安泰,或许对义军之名有所听闻,却还没有建立足够的信任。

    “此时夺下梁城、取代赵泽,不算一件难事,可是之后却麻烦重重,义军能接管梁城,却未必能保证所有地方臣服,现在本就在动荡中,未必不会有人借机起.义,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举国分裂的大动乱。

    “当下外敌当前,若是国内陷入无法团结的割据动荡,我等还是会腹背受敌。若是方国四分五裂,内部斗成一团,兵力被割裂开来,你猜最高兴的会是谁?”

    雀儿一愣,明白过来。

    但她又担心道:“可是以朝廷的立场,真的会愿意与义军合作吗?等辛国的事情解决,义军若还没有解散,终究是个祸患。”

    谢知秋颔首,并不否认此言。

    她微微垂眸,眼底带着素来的沉静,道:“义军与朝廷,迟早会撕破脸。但当下辛军欲攻打擎天关,义军又围住了梁城。

    “朝廷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与义军合作,一同攻打辛军;要么与辛军合作,先解决义军这个内患。”

    雀儿大吃一惊:“都这样了,朝廷还有可能和辛军合作吗?”

    谢知秋言:“当然,只要有共同的敌人,而且辛国开得出合适的筹码。”

    攻下朝廷,可能会导致内局混乱,给辛军可乘之机,还不是时候。

    可是朝廷本身,又未必会与他们合作,说不定还是个隐患。

    雀儿已经有些晕了,只觉得小姐手上哪怕有了军队,已经走了那么远,可许多事情,还是没有那么容易。

    ()    谢知秋却道:“当务之急,是让朝廷放下与义军之间的内部成见,暂以外敌为优先。若辛军与义军同时摆在面前,要让赵泽认为,辛军的威胁更大。()”

    暮色已沉,谢知秋看着窗外,目色波澜不惊。

    无论几方陷入权力之争,最终都是操纵百姓去死。

    她所做之事,不过是在保住自己人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伤亡。

    谢知秋探手入袖,取出前些日子萧寻光从辛军手中截获的那封密信,似乎有所思索。

    *

    另一边,深夜。

    赵泽令百官散朝后,又遣人秘密出宫,单独召见了史守成。

    要说今日谢知秋在朝堂上现身,群臣之中谁最惶惶不可终日,那非史守成莫属。

    义军的作战能力显然在朝廷禁军之上,要是义军真的夺取梁城,其他官员还好说,说不定谢知秋会看在当年同僚一场的份上,对他们网开一面,让他们继续做官。

    可是史守成就不一样了,他当年如此针对谢知秋,谢知秋不可能不记仇。

    自从义军围了梁城,史守成脚上的冷汗就汗湿了几双足衣,恐惧得根本睡不着。

    故而皇上一派人前来叫他,他就火急火燎地进了皇宫,一刻都没耽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史守成躬身行礼,一夜之间,他似乎满头白发都稀疏了许多。

    “史爱卿请起。”

    赵泽坐在龙椅上,眸子泛着幽色。

    他一抬袖,示意史守成免礼,说:“朕深夜召见史爱卿,是有事想与爱卿相商。”

    史守成忙问:“不知皇上是为何事找老臣?”

    “史爱卿,你且看看这个。”

    说着,便有小太监恭恭敬敬地将一封信函呈上,给史守成看。

    史守成双手捧起信件,匆匆读了几行,便眼神大变!

    赵泽说:“其实,在擎天关大捷之后不久,曾有一个外邦人自称辛国使者,暗中前来见朕,并将这封辛国承天圣命皇太后亲笔所写的信函呈上。

    “朕让人验了信物,应当是真的。”

    只见信中所写,正是辛国承天圣命皇太后向赵泽承诺,只要赵泽愿意出兵讨伐义军,辛国不但立即愿意和谈,两国界限仍按年前开战前的格局分割,而且会暗中帮助朝廷解决义军。

    对赵泽而言,这封信无疑是雪中送炭。

    他现在的情况太过被动,与辛国打了年多,朝廷的兵力、财力都损耗过大,实在已经无力支撑了。

    而与辛军联手,无疑可以同时解决他的两个大患。

    但凭朝廷打不过义军,可是辛军骑兵非常强大,若两者合作包夹义军,未必没有胜算。而且,看承天皇太后信中所言,她好像还有什么后手没出。

    史守成看到信中内容、听闻皇上所言,有那么一刹那,心头一喜。

    他实在太怕谢知秋了,要是运用此计,就能保住朝廷,说不定也能解决谢知秋。

    不过,这种喜悦只持续了一瞬,他便清醒过来。

    史守成连忙坚决地道:“皇上,万万不可!”!

    ()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