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九章

    谢知秋言罢,稍作停顿,道:“虽说赵泽用兵还是一塌糊涂,但在玩弄权术上倒有所长进,这若是考试题目,我可以给他评个良好。”

    “小姐,你还有心情开玩笑!”

    雀儿听了谢知秋一番分析,却顿时感到不妙,慌乱不已。

    “那现在可怎么办?圣旨都下了,我们是接还是不接啊?”

    “无妨。”

    谢知秋淡然依旧,瞧不出有情绪波动。

    雀儿只听这两个字怎么会安心:“可小姐你不是说,这张圣旨会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吗?”

    谢知秋手指在桌上点了点。

    “赵泽想法不算坏,但他还没有看清形势。”

    她说。

    当初的赵泽,是谢知秋一点一点提点出来的,在她看来,赵泽终究是棋差一招,还欠缺一点经验。

    谢知秋说:“赵泽做主朝堂已成习惯,用的是耍弄文臣的招数,误以为在战场上这招也有用。

    “可惜,江山耍权术耍不出来,是要靠真刀真枪打下来的。

    “他还没意识到,在战场上,唯有兵力才是一切的根基。现在,在义军、辛国和朝廷三者之中,他才是话语权最弱的一方。”

    雀儿经谢知秋一提点,若有所悟。

    谢知秋沉凝片刻,目光轻飘飘地落在那圣旨上。

    她说:“要解决这事不难。既然赵泽想要与义军合为一体,那我们正好也可以借机消除腹背受敌的隐患。不过,究竟如何合为一体,却未必是他说了算的。”

    *

    “皇上,义军大将回复了!”

    数日后,一封急报又从擎天关尽快送到了梁城。

    那传信兵道:“义军同意接受朝廷的招安!”

    消息到时,赵泽正在喝茶,听到这个消息,他不由大吃一惊——

    义军竟然如此轻易就同意招安了?!

    世上还有这种好事?!

    难不成这所谓的义军,真是单纯为了抗辛而集结在一起的,而丝毫没有与朝廷为敌的意思,甚至一直在等着朝廷招安吗?

    赵泽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冲得一时有些发昏。

    但没等他反应过来,只听那传信兵又道:“不过,那义军将领也向皇上请命,说辛军尚未全部击退,北患未平,而且十二州形势大好,或许有望收回剩下六州。

    “故而义军将领希望皇上授命,让义军继续北上进军,夺取剩余六州。

    “另外,义军称他们得到了许多辛国的机密情报,或于战事有用,只是书信太容易泄密,他们希望派义军军师入梁面圣,当面与皇上商议。”

    赵泽一愣,这倒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尽管让义军继续北上进军多少容易挣脱朝廷的掌控,让他有些不安,但义军也说可以派军事入梁,与朝廷商量细节与机密。

    既然要招安义军,那迟早是要见义军的人的,倒不如

    趁此机会见识一下,对方究竟是什么人。

    赵泽稍作斟酌,便颔首道:“可以,朕准了。”

    而这时,那传信兵犹豫了一下,继续汇报道:“皇上,还有一事……”

    “何事?”

    传信兵顿了顿,才说:“义军诞生于荒蛮北地,夷俗盛行,故而他们军纪与关内有差异,军中有女将女官。

    “义军言明,他们将派到梁城来的军师,亦会是一名女子。”

    “——什么?!”

    *

    是夜。

    擎天关附近,一轮满月悬挂于当空,正位于那擎天柱般的两道峭壁陡崖之中,月光从那一道狭长的山隙中倾泻而下,犹如银河自九天而落。

    谢知秋站立于关楼之上,从上往下看,只见关楼之内,义军与朝廷军围着篝火把酒谈笑,经过一场共同经历的生死之战后,两边的战士已然成了战友,气氛一片和乐。

    统领之人为了彼此的利益互相猜忌,勒令麾下之人誓死而战,但若非人为强行划分出的阵营,士兵之间本不必有隔阂。

    萧斩石与姜凌同在关楼之上。

    萧斩石问:“知秋,你明日就要动身去梁城?”

    谢知秋颔首。

    她说:“为了接下来让战局更为稳定,赵泽那里,我还有些问题必须要去解决。即使赵泽不来找我,我迟早也得回去一趟。”

    姜凌笑眯眯地将面具盖到脸上,道:“别担心,我会陪她去的。你好不容易从梁城出来,就乖乖在这里守关吧,皇上没法牵制你了,我们正好少个软肋。”

    萧斩石:“……”

    萧斩石披荆斩棘了一辈子,没想到自己也有成为别人软肋的一天。

    不过……被人救的感觉,也不太坏。

    姜凌说得没错,从各种角度考虑,他目前都还是留下来守擎天关比较好。

    萧斩石这样想着,又看向关楼上那个有些冷淡的年轻女子。

    萧斩石实则倒没有那么担心谢知秋,这位谢小姐不愧是当年神机清相的后裔,比一般的读书人还要狡猾许多。

    这几年萧斩石已经充分见识了这谢小姐的脑袋里有多少沟沟道道、其人何等多智近妖,她当年一无所有,仍旧能多次绝处逢生,现在有了这样强大的军队,该害怕的,是朝廷才是。

    只是……

    明月之下,谢知秋缓缓饮了口军中热汤,神色安然。

    萧斩石想到朝中如今的局势,在心中叹了口气。

    这谢小姐以现在的身份回到梁城,想来又要在整个梁城,引发轩然大波吧。

    “萧大将军。”

    萧斩石正走着神,忽然,那月下的女子开了口,唤了他一声。

    萧斩石当即反应过来,忙问:“什么事?”

    谢知秋实际上已经是他的儿媳,论起辈分,他才是长辈,但萧斩石见识过对方的才能,又刚为对方所救,对这个女子颇为尊敬,对她的态度亦较为慎重。

    谢知秋放下手中陶碗,说:“义军明面上应了朝廷的招安,算来也是朝廷军了,既然如此,可否让他们与你们军中不会去梁城复命的士兵换一换衣裳?还有朝廷军的旗,也给我们几面。()”

    ……?■()■[()”

    *

    半月后。

    “小姐,快看!梁城!我们快到了!”

    自从离开梁城,她们已数年未归,重回故地,雀儿看上去很是兴奋,大老远就已经坐在车头张望。

    谢知秋抬手撩开车帘,亦向远处看去。

    城池如故,毕竟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看着令人熟悉。

    不过,过往她是此地的住民,如今再归,已是异乡之客。

    谢知秋看了看与梁城之间的距离,觉得差不多了,便挥手示意姜凌让士兵都停下来,又出言叮嘱几句,缩回车内。

    *

    “皇上!”

    这日,赵泽午觉才刚睡醒,就有人火急火燎地跑来汇报——

    “梁城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了!包围梁城的人穿着和正规军一样的盔甲,举着和正规军一样的旗帜,还宣称是您招安来的人,虽然拿不出军令,却坚持要帮您镇守城池!”

    赵泽正喝着茶润喉,一听这话,差点一口水喷出来。

    他强忍着满喉咙呛到后的辛辣感,震惊道:“什么?!”

    那传信之人又继续道:“那军队带头的是个女人,宣称是军队的军师,说她原先就与皇上您有约。此刻她拿着皇上您御笔所写的圣旨,正在城门外等着,说要等您召见她!”

    *

    城门之前,谢知秋戴着雪白的帷帽,静静等待着。

    只要过了擎天关,接下来就能如入无人之境的,不只有辛军,义军亦是如此。

    更不要说谢知秋表手里还拿着皇上亲笔所写的圣旨。

    赵泽以提议招安义军为试探,谢知秋毫不犹豫地顺坡下驴,接受朝廷招安之后,他们将正统军队的衣服一穿,一路就直接以朝廷正规军自称。

    谢知秋与她的大军,这一路可谓畅通无阻,完全没人将他们当外人。由于刚打了胜仗,沿途之人甚至都对他们敬重有加,还收到许多赞扬。

    就这样顺利地到了梁城。

    守卫梁城的是皇上的禁军,没有那么好忽悠了,但这帮人的确是皇上招安来的义军,还穿着正规军的军服、举着正规军的旗,怎么看都是自己人。

    所以哪怕这帮人已经用极为蹩脚的理由包围了梁城,在他们没有真正攻城的情况下,禁军也不敢轻易出手,竟然就这样僵持住了。

    皇宫内的赵泽,此刻才意识到麻烦大了。

    他这根本不是赚了便宜,而是彻彻底底的引狼入室!

    义军竟然会借他的招安之旨,名正言顺地南下入梁城!

    赵泽的后背顿时浸了一身冷汗。

    义军何等骁勇善战,还是有备而来,他们都已经将梁城包围了,凭借梁城的禁军,能顶得住

    ()    吗?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种手段?

    赵泽想到传信之人反复提到,义军派来的军师是个女子。

    难不成……这些都是那个女子的主意?

    可是,他们都围了梁城,为何还没有攻城之举?难道说,事情还有周旋的余地吗?

    赵泽思绪万千,那义军军师说要等他召见,但显然不是赵泽愿不愿意召见的问题了,他在这种局面下,根本没有任何选择。

    赵泽忙道:“快请!”

    *

    赵泽不太敢一个人接见这位义军人物,唤来群臣百官,作出朝会之状,方才让人去领那女子进来。

    百官已知义军围了梁城,人人都能感到这等场合非同小可。

    紫宸殿中肃杀非常,群臣毕至,却悄无声息,空气犹如被巨石压住,呼吸带着压抑之感。

    须臾,一名女子踏入殿中。

    她身着长不及脚踝的梅花图样红裙,身边跟着几名义军护卫,在禁军的瞩目下,她公然带着护卫与武器进宫,竟丝毫没有露怯。

    谢知秋在北地其实早已不戴帷帽,只是回到梁城,才又入乡随俗,低调一些。

    因为要见赵泽,她在宫闱之外,便已将纱帽取下,将容颜坦坦荡荡地暴露在众人之前。

    朝中重臣见到这一张熟悉的面容,不少人的惊骇之情简直难以遮掩,甚至有人吓得差点跌坐在地上。

    谢知秋却甚为从容。

    她熟练地躬身,对赵泽行了个臣子之礼,道:“微臣,见过皇上。”

    “你……”

    赵泽先前遥遥窥见她的身形,已有些恍惚,此刻看到她的脸,更是晃了神。

    其实在觉察义军女师,是个极为聪慧的女性时,他在某一瞬间,脑中也不是没有闪过谢知秋的名字,只是又觉得不太可能,便将这念头埋藏于心。

    此刻,赵泽竟说不出自己是何情感,似是震惊,似又觉得情理之中,而在铺天盖地的惊愕之中,某个细小的角落,仿佛又冒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欣喜。

    无数情绪在胸中涌动,最终,赵泽只憋出一句:“谢爱卿……怎么又是你?”!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