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九章

    宁德八年。

    后世史料记载,方朝第十二位皇帝方恒宗赵泽,于此年五月中旬起,目睛昏黄、日益消瘦,时而惊悸盗汗,屡传太医。

    半月之后,病情恶化,卧床不起,朝中事务交由大臣管理,朝中谣言四起。

    又过月余,恒宗称自己恐不久于人世,夜命重臣入宫,交代后事。

    时,谢知秋独掌朝势,权倾朝野,以女子之身为相,虽有违旧纲,然朝臣或从其威势,或忌其私兵,无敢言者。

    谢相闻恒宗之讯,思衡半宿,召其夫、妹叮嘱诸事,后赴宫廷。

    *

    七月十四。

    再过一日,便是中元节。

    赵泽独居深宫,躺在病榻上,猛烈地咳嗽了几l声,将药碗搁在床边,便挥退众人。

    纱帐之后,赵泽见宫人已经离开,便停止了咳嗽。

    他这几l个月来明显瘦了一些,不过气色并没有外面传得那么差,最多不过是连着数十日没怎么见太阳,肤色有些苍白。

    赵泽叹了口气。

    他本不是个喜静的人,这么长时间假装卧病,还要少吃喝药,难免煎熬,但他也知事关重大,不敢懈怠。

    “皇上,谢知秋手里有兵,朝中民间都有不少支持,如今与她硬碰,已不是上策。”

    那日,史守成如此对他说道。

    “当下明的不行,唯有来暗的。”

    “老臣手里有一纸药方,只要以荷叶泡水服用,便可使人消瘦、形同病色。”

    “安宗当年突发急症而亡,皇上为安宗胞弟,若效仿安宗之病情,称为家族之病,是可信的。”

    “皇上素来身体康健,时下却忽发疾病,天下必认为是谢知秋独断专权、兵逼皇室,才令皇上久郁成疾。如此,虽不足以扳倒谢知秋,但可以以不忠不义之名,降一降她的声势。”

    “待时机成熟,皇上便可以疾病恶化为名,召谢知秋进宫。”

    “谢知秋野心甚大,若皇上真的病危,便是她取得天下的大好时机,再加上外部言论之压力,她于情于理,都必会前来。”

    史守成稍作停顿,才继续往下说——

    “臣以为,为皇上江山千秋万代之稳固考虑,谢知秋非杀不可。”

    “但谢知秋虽是义军重要人物,义军却并非谢知秋一人之言,只怕谢知秋一死,城外义军受到刺激,一举叛乱。”

    “所以,这谢知秋既要杀,又不可杀。”

    “老臣认为,可以杀了她之后,对外营造她未死之假象,之后借谢知秋之名,控制义军。同时趁机布局,若义军可以归顺臣服,便收为己用;若义军觉察异状,立即先发制人,斩草除根!”

    ……

    时间回到当下。

    赵泽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目色凝重。

    直到这一刻,他对谢知秋也谈不上是十足的恨,更多的似乎是局势下的自保。

    赵泽

    不由想到,他和谢知秋其实有很多不分道扬镳的机会。

    要是他没有心生畏惧,而是支持谢知秋进行军事改革……

    要是他再努力将谢知秋的地位提高一些,而不是在朝臣合力抨击谢知秋时退缩……

    要是他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对齐慕先网开一面,根本不发生齐慕先谋反之事……

    要是……

    只可惜人生没有后悔药,已经到了这一步,只能继续走下去。

    他是皇帝,想要弄什么药,当然随时都能弄到。

    等大臣们来了,他会以体恤臣子深夜来宫为名,赐下夜宵,而谢知秋的那一份中,自然额外下了“料()”。

    她若是中了药最好,处理起来一切方便。

    若是没有中招,那就只能来硬的。

    他会单独召见谢知秋与史守成,这两个人分别为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他交代后事要单独见这二人,是合理的。

    待谢知秋与其他人隔开,再动手,史守成可以作为烟雾弹,制造他和谢知秋一直在宫中协助皇上料理身后事的假象。

    若实在不行,在宫中还可以寻找其他机会。

    左右谢知秋进了皇宫,赵泽这边的主动权就大了许多,谢知秋想要再离开,可就难了。

    ……

    赵泽正思索着,忽然,小太监有福在外面敲了敲门,恭敬地道:皇上,诸位大人已经到垂拱殿了。?[(()”

    赵泽一凝神。

    他忙熟练地咳嗽了几l声,道:“先给他们赐膳吧,朕身体不适,要过一会儿才有力气。”

    “是。”

    *

    赵泽赐下的夜宵并非宴席,更类似于平日散朝后的“廊下食”,故包括谢知秋在内的五名重臣,在廊庑用餐。

    时近中元节,皇上赐下的夜宵有蒸面羊、爊鸭,还有些冷面汤饼水国之类的惯常菜色。

    谢知秋作为同平章事,不但其他人都会敬着她,要等她先动筷子,她的菜品也比旁人更丰盛一点。皇帝知道她喜欢橘子,惯例会多给她上一份赣州蜜桔。

    用餐的时候,史守成一直有意无意地去瞥谢知秋。

    而谢知秋看了看这丰盛的夜宵,静默片刻,然后缓缓拿起了筷子。

    *

    另一边,赵泽亦在屋中等消息。

    尽管赐夜宵这事,已经尽量做得不让人生疑了,可谢知秋为人极为谨慎小心,不知道会不会拒绝用餐。对其他官员来说,拒绝赐膳或许是大不敬,但谢知秋却真有可能做出来,也没有人敢逼她。

    赵泽等了有近半个时辰,小太监有福才进来报:“皇上,诸位大臣都用过膳了,要请他们进来吗?”

    赵泽问:“都用过了?”

    “是。”

    “……谢爱卿也吃了?”

    “是。”

    赵泽一惊,虽是他自己设的局,却有些不敢置信——

    谢知秋吃了?

    她居然真的这么容

    ()    易就吃了?

    赵泽一时说不上是什么感受,但紧接着,他又觉得奇怪起来:“……谢爱卿吃完,可有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同平章事大人一向少言,没特别说什么。”

    有福似乎对赵泽这个问题感到十分奇怪,但他还是如实回答:“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同平章事大人好像觉得这个季节新上的蜜桔很好吃,自己吃完,还把参知政事大人放着没吃的要来吃了……?”

    “……?”

    赵泽一愣,觉得情况有些不对。

    在谢知秋膳中放的药,照理来说最少两刻钟就该起效。

    他等来等去没等到消息,还以为是谢知秋没吃,没想到谢知秋早就吃完了,却什么事都没发生。

    ——怎么会没起效?

    是送膳送错了吗?

    可是谢知秋的是独一份,等级上就和旁人不同,怎么也不可能送错才是。就算真送错了,也该有别的官员吃出问题,现在已经倒下了才对,怎么会什么都没发生呢?

    赵泽隐约觉得有些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可都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

    既然这一步不成,那么只能走下一步了。

    赵泽开口:“让他们过来……不过,朕有事要单独对谢爱卿与史爱卿交代,让他们二人先来。”

    *

    须臾,谢知秋与史守成来到宫室外。

    只是,谢知秋只到寝宫外,就不愿在上前了。

    史守成已一只脚进了寝宫,见谢知秋定住,回头问:“同平章事大人怎么了,为何止步不前?”

    谢知秋反问:“史大人一贯最看重伦理纲常,本官身为女子,纵为朝中重臣,深更半夜与两个男子共处一室,在史大人看来应该还是十分不妥吧。

    “本官在想,怎么这种时候,史大人反而一声不吭呢?”

    史守成一顿。

    说实话,谢知秋今日吃了宫中膳食,却没有出现半点问题,他已经觉得十分奇怪,而眼下天上一轮圆月泛着冷色,宫闱夜灯阑珊,在夜幕之下,谢知秋那双深邃的乌眸似乎比以往更为幽深,看得人背后生寒。

    史守成硬着头皮“哼”了一声,回答:“我是介意,但你是介意这种礼数的人吗?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

    “何况,皇上危在旦夕,身为臣子,自是以皇上优先。

    “同平章事大人素来特立独行,但这种时候还迟迟不肯面圣,难不成真不知轻重主次吗?还是说,同平章事大人要等皇上拖着病体,主动到外面来见你?”

    谢知秋道:“本官不过迟了半步,史大人便喋喋不休,倒像做贼心虚。”

    史守成忍不下去了,直言道:“都到这里了,你以为不进寝宫就能没事吗?”

    言罢,史守成一挥手。

    寝宫之中,当即冲出数十个埋伏着的禁军士兵,要擒谢知秋!

    谢知秋只是静静地站着,如月下修竹。

    说时迟那时快,不等他们捉住谢知秋,这些禁军士兵里就有人反了水,前面人挡住后面人,后面人扯住前面人,自己开始打了起来。

    下一刻,不知从哪里又冲出一群等候已久的义军士兵——里面还混杂着太监和宫女——帮着反水的禁军士兵制住其他人,并且将史守成团团围住,当场扣押在地,甚至毫无顾忌地冲进寝宫,去抓赵泽。

    史守成全然呆住。

    他这才意识到,义军在梁城这几l个月,他们与平民百姓并不是对立关系,而皇上的仆人和侍卫并不会因为皇帝是主、他们是仆,他们就真的没有半点自己的想法,乖乖巧巧地完全听命于皇帝、为皇帝卖命。

    谢知秋如今的声望、她为众人描绘出的未来,还有与义军同来的、真实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新规则和秩序,如同一股崭新的泉流,进入他人视野后,不知何时将皇宫都渗透成了筛子。

    他们自以为密不透风、策无遗算的计划,在谢知秋眼中如同画在白纸上的墨点,根本一览无余。!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1.Cc,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1.cc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