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468. 三更君 自闭少年,天生异能

    杨仪乘车往回之时,留心看路上的行人。

    此刻正是北境最冷的时候,又兼下着雪,但武威乃是北境第一大城,自然跟别处不同,路上的人竟还不在少数。

    有钱人,都是皮毛帽子身上毛斗篷之类,但多数都是身着棉衣的平民百姓,可他们虽然身份各异,此刻在路上所为的事也不同,但几乎每个人见了面,都会问一句:“去领了回元汤了么?”

    杨仪这一路乘车,倒是听了三四次这样的问话。另外便是些说这回元汤饺种种好处等话。

    江太监听了会儿,回头对杨仪笑道:“大人可听见了?如今城中的人但凡碰头,必提回元汤,这几日我派人出去打听着,那些人,简直把这个视作灵丹妙药了。还有些富人千方百计的,让自己的家奴们假装乞丐去排队,就为了吃一碗呢。”

    杨仪道:“真有此事?为什么要假扮乞丐?”

    江太监道:“因为俞大人曾吩咐过,但凡那些衣冠楚楚看着出身富户的,便不许他们领,纵然来领也不许给。只接济穷人。”

    杨仪笑道:“这倒是个法子,何况我药方都张贴出去了,他们要吃多少做不成呢。何必跟那些缺衣少穿的人争抢。”

    江公公听她这么说,摇头道:“您不知道,他们只迷信那药棚内施出来的,我昨日还知道了一件事,另有富户,为了吃一碗,还出钱买乞丐的呢。”

    杨仪一怔,江太监继续道:“最好笑的是,那乞丐不肯给他,说这是永安侯赐的妙药,连着吃上一个月,便能身强体健,百病不生。而且还有不少人觉着他说的对。”

    杨仪闻言不由笑了,又叹道:“他卖了也好,卖了这一碗可以再排队另一碗,太实心了。”

    江公公道:“有的人便是这样实心,他觉着每人每天领两只,就是每人的福分,这福分自然不能卖给别人去。”

    杨仪又笑。

    对于武威城的百姓来说,每天去领回元汤跟饺子吃,已经成了每日必须要做的头等大事。

    虽然每次必得去排队,顶风冒雪,但一想到能有汤饺,浑身便先热起来了。

    杨仪起初不敢在别处弄,直到武威这里弄到第三天上,逐渐有了经验,开始有条不紊,她才叫张太医带了一应所用药材跟药侍、医学生们去了威远。

    另外,又派了一名传信兵,拿了银票并自己的亲笔信前往卫城,让在那里的胡太医也如此这般的行起事来。

    这两日,威远跟卫城都开始着手,杨仪打算再过两天,就把跟着的药侍和医学生再派到北境其他地方去,尽快着手操办起来。

    她最近也忙得很,一则是为北境的事,二来京城方面,她也已经写了几封信,有公文,也有私信,但却都不是为了私事。

    有的是给杨佑持的,为了药,还有给林琅的,也是为了药,外加医官。

    还有一封折奏,却是给宫内皇上的,将此处情形简略禀明。

    最后这一封折奏,杨仪想了很久才决定拟出来,她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皇帝大概也是想知道北境的具体的。

    而她所做的所有,虽问心无愧,但如果想要更好的做下去……做的更好,则离不开皇帝的首肯。

    回到监军府,小甘迎着出来,就把慧娘跟决明母子在府里的事情告诉了她。

    斧头跟着解释:“是之前我才从永安侯院子出来,豆子就看到一只黄皮子,一路就追着到了决明家里,才发现原来那些衙差正要将他们拉到衙门里去。”

    杨仪低头摸摸豆子的头:“又是黄皮子?”

    斧头说:“是啊,我怀疑是不是之前在王家出现的那只。可是它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呢。”说到此刻,忍不住又开始张望,好像觉着那小东西也正埋伏在不知哪里。

    大家陪着杨仪到了慧娘母子歇息之处。

    将到门口,只听到里头是慧娘的声音道:“你答应娘,以后不许再那么做了。”

    决明的声音嗫嚅道:“他、他害了娘。抢走了、回元汤,还摔了碗。”

    慧娘道:“娘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好好的就行了。”

    杨仪走到门口,向内看去,见榻上是个年纪不大衣着破烂的小少年,旁边坐着个身形偏瘦的女子。

    那少年耷拉着头,两只手交握在一起,不住地扭来扭去:“我不想没有娘。”

    慧娘一愣,继而轻轻地搂着少年的肩头:“娘没事,昨晚上……只是疼得厉害些。”

    少年开始摇头,他不是摇一摇就停下,而是一直不停地开始摇。

    慧娘忙抱紧他:“决明,别害怕,娘真的没事……”

    少年的头摇的更厉害了,他没有出声,却好像在激烈地否认她的话,几乎从她怀中挣扎出去。

    杨仪本来入内,看到这个情形,不太好打扰。

    斧头对杨仪道:“我听那些人说,决明有些……我以为他们是胡说的。”

    当时斧头听那些百姓们议论,说决明有些痴痴傻傻的。他本来不信。

    正说了一句,那边决明好像听见了动静,他抬头看向外间门。

    他的目光不像是寻常少年一般灵动,反而有些凝滞,他盯着杨仪,眼睛不知不觉随着睁大。

    而且也不再摇头。

    杨仪见他发现了,便迈步走了进来,斧头赶紧道:“慧娘子,决明,这是永安侯。”

    决明只管盯着她,慧娘正发现决明不再摇头,正疑惑,猛地见他们进来,又听说是永安侯,吓得立刻跪倒下去:“永、永安侯大人……”

    杨仪忙叫斧头把她扶起来,留神看慧娘的动作。

    却见她起身的时候,习惯性地弯着腰,好像肚子疼一般。

    杨仪下意识的要过去,不料决明望着杨仪:“你跟他们不一样。”他说着竟伸出手来,好像要摸一摸她。

    江公公跟小甘忙要阻止,慧娘也叫了声“决明”,想过来阻止,杨仪摆摆手。

    决明看着她,他有点黑的手摸在杨仪的脸上,他明明是在看她,但杨仪感觉,他其实并没有看见自己,或者,不知是看着怎样的“自己”。

    这种感觉朦朦胧胧,很奇怪。

    此刻,慧娘拧着眉,挨着桌子伛偻身子站着,杨仪道:“你怎么了?”

    决明走回慧娘身边:“娘肚子又疼了。”

    杨仪走过去,在她的脉上听了听,不觉皱眉。

    她看看慧娘又看决明,对斧头道:“你领着他出去吃点东西。”

    斧头立刻明白,拉着决明到外头却了,慧娘本来担心决明不肯,没想到他居然很听话。

    江太监见状,知道恐怕有些要避开人的话,于是也退到了门口。

    小甘本以为自己是女子,自然无碍,没想到杨仪看了看她,小甘很意外,只得也跟着退出。

    屋内,杨仪道:“你……小产过了?”

    原来方才她察觉慧娘的脉象沉细微弱,乃是脾肾两虚,冲任失常的症状。

    再加上她面色苍白,偶尔气喘,自是产后失于调养才导致气血亏虚。

    慧娘骇然:“永安侯……”不知她怎么一上手就能听出来。

    杨仪道:“是怎么回事?”

    慧娘咬着唇,泪却涌出。

    她捂着嘴,强忍哽咽。

    慧娘原本良家女,被王家看中,给了她家里钱,强许做妾。

    谁知王娘子性情暴躁,打了几次,差点出人命。

    若是慧娘是买来的,那自然反手卖出去,也不亏本。但偏她是良家出身,于是便只叫撵了出去。

    慧娘无依无靠,幸亏一个之前认识的青年接济她,两人情投意合。

    慧娘本来想自己总算有了依靠了,那青年对她又好,谁知王员外听说后,不由分说,带人把那青年痛打了一顿,生生地把他逼走了。

    那时候慧娘已经有了身孕,她怕王员外知道,便小心翼翼地隐瞒着,这孩子不足月就出生了。

    幸亏那一阵子王员外没来搅扰,影影绰绰听说,他新买了一个妾,如今正得意着,大概不会再来了。

    可慧娘毕竟只是个女流,没有别的本事,小孩儿饿得哭叫,她急得了不得,甚至咬破了手指喂给他血喝。

    后来……情形总算好转。

    但那却是说不出口的。

    她毕竟是个美人儿,所以也有一个最简单的法子。

    她只想要孩子跟自己别活活地饿死就行了。

    可是这样一来,她的身子也逐渐垮了,前些日子的小产,之前其实也有过,已经是习惯的了。

    毕竟这么多年来,她就算有了点钱,也只用在决明身上,自己却是节衣缩食,身子本就虚极。

    昨天晚上更是疼得死了过去,几乎醒不来。

    杨仪听慧娘断断续续说了自己的遭遇。不知怎么回答。

    慧娘道:“我知道我脏,永安侯,我也不值得您给看……我其实不怕死,只是担心我死了,决明怎么办……”

    杨仪终于道:“我只知道,你竭尽全力把一个婴儿养到这么大,没有让他饿死,没许他夭折,有人欺负他的时候你会护着他,这样的女子,我不觉着她有什么脏的。”

    慧娘直直地望着她,泪涟涟地,不让自己痛哭出声。

    正在此时,“俞监军到了。”外头有侍从提醒了一句。

    杨仪定定神,对慧娘道:“你是亏了气血,未必就调养不起来……只是如今你不宜再动,歇着吧,外头我帮你照看着。”

    慧娘本来不放心,但想到方才决明对杨仪那亲近的举止,又想起杨仪方才对自己说的这些话:“多谢永安侯。”

    外间门毕竟比里间门要空旷许多。

    决明看见俞星臣跟灵枢,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

    俞星臣打量着他:“不必害怕,我只是问几句话,如实回答就行了。”

    决明不知所措,两只眼睛转来转去,好像要找地方逃走。

    斧头安慰道:“你不用怕,俞大人是最厉害的,他一定可以帮你洗脱罪名。”

    决明虽然没逃,但眼神还是有些惊慌。

    直到杨仪从内出来,决明转头,望见她的时候,目光逐渐柔和下来。

    俞星臣向着杨仪欠了欠身。

    杨仪在决明身边椅子上落座。

    俞星臣继续问道:“先前在王府门外你,为何会说那句话。”

    决明先看了看杨仪,才道:“他是恶人,他害了黄皮子,黄皮子盯着他,会报仇的。”

    斧头害怕他这话听起来很像是“胡说”,怕俞星臣不高兴。

    谁知俞星臣道:“他怎么害了黄鼠狼?”

    决明皱眉,摇了摇头。

    “你不知道?”俞星臣问。

    决明点头。

    他不知道王员外是怎么害了黄鼠狼的,却知道黄鼠狼会来报仇。

    这种话任何人听了都会觉着这少年是在胡说八道。

    俞星臣想了想:“你看见黄鼠狼了么?”

    决明目光一直:“我看到脚印了。”

    “脚印?”

    决明抬起手比划了一下:“黄皮子……在绕圈,围着王家……院子外,有脚印,饶了……三圈。”

    俞星臣屏住呼吸:“你怎么知道是三圈?”

    “我就是知道,”决明脸色认真,“小时候娘跟我说过,不要招惹黄大仙,惹了他们,他们会报仇的,绕屋三圈,必定报复,屋主一定会、会……”

    “会不得好死么?”俞星臣说道。一边招手吩咐了灵枢几句,灵枢出门。

    决明低下头,像是默认。

    俞星臣扫了眼杨仪,见她没出声,才继续道:“我听斧头说,你之前在药棚那里,提醒过他那汤锅会坏掉,是吗?”

    决明用力点点头。

    俞星臣对斧头使了个眼色,斧头倒也机灵,忙道:“对亏你提醒,你前脚走了后,那锅果真就坏了……”

    决明却摇摇头。

    斧头道:“怎么了,我没说谎啊。”

    决明道:“坏的不是锅,是、是……”

    “是下面的铁架子!”斧头叫道:“你又没看见,你怎么知道?”

    决明被他突然高声吓了一跳,目光闪烁道:“我、我就是……看出来是坏的。”

    这要是在一般人看来,自然是这少年在信口扯谎。

    但俞星臣显然不这么想。

    “听人说你之前、发生过一件事。”

    决明呆呆地望着他,俞星臣道:“王家那边,曾经有个老爷子……据说以前曾经想要接你们回去的,他对你很好是不是?”

    决明没回答。

    俞星臣道:“可惜他去山上打猎,就一去不回了。王家还因为这个,怪罪到你头上,说是你所为……”

    决明明显不安起来:“不是不是。”开始不住地摇头。

    杨仪站起来:“别慌,没有人说因为你。”

    此刻杨仪才知道,俞星臣果真留意了此事,而且已经派人去调查过决明跟王家,所以才知道这种陈年的事。

    “怎么回事?”她一边安抚决明,一边看俞星臣。

    按照俞星臣派人去打听的,这王家的王老爷子,还算是个不错的,当初对决明跟慧娘颇为照顾,所以那一阵子,是母子两个人过的最为轻松的一段时日。

    可惜,王老爷子带人上山打猎,却不幸死在了山里。

    这件事最妖异的在于,老爷子上山之前,决明拉着他,不肯叫他去。

    老爷子问他怎么了,决明只说:“会被打,会被打、猎。会、会死……”

    当时老爷子不以为意的,还笑说:“什么,难道有人把我当成猎物?”只当做是小孩儿任性的话。

    可后来证明,不是有人把他当成猎物,而是一只饥饿的虎。

    俞星臣问决明:“你为什么不许老爷子上山?”

    决明望着杨仪,终于道:“他、他打的猎物太多了。”

    “嗯?”

    “之前、之前那次打了好多,从来没有那么多……”决明显然不愿意回忆这件事,伸手抓住头发:“那不对,不对……”

    杨仪看他满面痛楚,便道:“先不要问了。”让斧头送他先进内去。

    里屋,慧娘其实并未歇着,她靠在门口处,本来担心决明如何应对,尤其听说问起王老爷子的事,她本来想冲出来替他解释,又苦苦忍住。

    还好决明的反应,比她料想中要好很多。

    决明回房后,灵枢很快返回,在俞星臣耳畔低语了几句。

    俞星臣吁了口气,对杨仪道:“借一步说话。”

    两人走到外间门,这会儿风难得小了,雪花三三两两自头顶飘落,倒是有几分悠闲自在。

    俞星臣道:“我叫人去王家侦查,果真在院墙外发现黄皮子的脚印,但是他们却无法分清,到底是两圈,三圈还是四圈,极细小而凌乱,除非是经验丰富的老猎人才能辨认。”

    杨仪道:“你想说什么?”

    “还有一件事,王员外月前晚起之时,发现两只黄皮子在一起嬉戏,他竟不由分说,偷偷地砸死了一只,另一只逃走了,后来,有些家奴说,时常看到那一只在府里出没。”他呵呵地笑了声:“所以决明所说,不是谎话。”

    杨仪又有点惊心,转头看向俞星臣。

    “这个孩子,只怕有一分常人所不及的能耐。”俞星臣眯起双眼。

    “什么能耐?”杨仪还是不太明白。

    俞星臣道:“难说,但我想……小侯爷若是晚走一步,有了这孩子帮忙,只怕能事半功倍。”

    杨仪愕然:“你说决明,能帮到十七?”

    俞星臣颔首,却又自言自语:“不过现在也不迟……”

    杨仪正要追问他到底何意,俞星臣想起:“对了,还有一件事,方才我派人去王家的时候,据他们说,沈太守派去的人找到了一样东西,已经带回了衙门,是你要的?”

    “嗯。”

    “是什么东西?”

    杨仪还在想决明的事情,竟不知决明怎样会对十七有益,未免心不在焉。

    此时却又有一个侍从自廊下来,说道:“永安侯,俞监军,沈太守亲自来见。”:,,.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com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