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正文 第九二七章 加速

    从西历1600年开始,净土文明的“全产机”体系,一边向太空探索、深空旅行方向倾斜,一边逐渐与“盘古”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

    逐渐变革为方然在很久以前提出的,人类文明生产力的终极状态:

    终产机。

    自有文明以来,人类的一切科学探索成果,一切曾经出现、延续至今的生产技术,完全被“终产机”整合贯通,在强人工智能的巨大能量掌控下,这样的体系,事实上已逾越了传统产业体系的能力极限。

    一旦整合完成,原则上,人类只需按自身意愿,向“终产机”提出要求,

    则这一体系,就会立即行动起来,在客观规律的指引下全力开动,实现人类能够想象到的任何人间奇迹。

    当然,所有这一切奇迹,归根结底,仍然建立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上,这一净土文明的核心原则,至今未变,然则除去指导性的基础物理理论,“终产机”自身,将完全具备科学上层建筑、乃至实践技术的研发能力。

    直白的讲,除客观世界的最本质、最深邃理论外,“盘古”,

    将替代人类去进行一切科技研发工作。

    从人类探索一切,到强AI纵览全局,这样的整合,旷日持久,但终究还是值得的。

    西历1604年,净土文明有史以来的第一艘恒星系级宇宙飞船,同时,也是测试核裂变引擎的试验舰:000型“火”号,在近日轨道太空城建造完毕。

    使用自身的核裂变引擎,长逾三百米、整体呈粗壮圆柱型的“火”号飞船,在脱离太空城引力井后,逐渐加速,并在十几天后抵达水星轨道,完成了人类利用核动力引擎的第一次恒星际飞行。

    虽然过程十分迟缓,在这期间,设计推力1,0000kN的裂变引擎,也出现几次故障、甚至险情,这次飞行的意义,仍十分重大。

    在此基础上,近日轨道太空城的产业体系,开始进一步调整。

    目标,在未来三十年时间内,设计并制造出推力100,0000kN、相当于十万吨级推力的裂变引擎,并将其以一百台并联的方式,安装到设计质量1,0000,0000吨级的远航飞船上,以提供0.1G的加速趋度。

    而这样的远航飞船,绝非只建造弥足珍贵的一、两艘,而是采用流水线方式,

    第一批次建造数量就会在三百以上。

    飞船,不论怎样设计、运行,单凭一艘去挑战四万年的漫长航程,这在工程上都是不切实际、至少是极端困难的。

    而净土文明的规划,则是在未来几百年时间内,接连不断的建造巨型远航飞船,并将其以若干艘一组的方式,陆续启航,用这种多重备份的方式,确保在四万年多一点的时间内,人类文明能拓展到比邻星系。

    如此巨大的飞船,如此众多的产量,对方然而言,这一切,

    都恍若梦中才会有的虚幻。

    身在“表世界”,每一天,生活都既惬意、又充实,过着无忧无虑、静待未来的人生,随着年龄渐长,方然仍会不时回想起过去。

    他不禁回想起,那汹涌澎湃、横扫盖亚的IT变革,想起蜗居地下、暗无天日的内战时代,想起“紅军”纵横捭阖、解-放盖亚的历程,同时,也想起了西历1509年10月,那一场规模空前的胜利阅宾式。

    时间,恍若长河,一晃眼九十多年过去,真令人感慨万千。

    彼时彼刻,不论身在何处,不论正在进行怎样的奋斗、抑或挣扎,方然都必须得承认,他甚至从未有一刻想象过,人类文明,能在那场天翻地覆的浩劫中幸存,甚而劫后重生、否极泰来,创造出从未有过的灿烂与辉煌。

    而今天,就在封闭城的穹顶之上,高远天际中的太空城,钢花飞溅、机器轰鸣,庞大如一颗新行星的“全产机”,正在自我重构;

    随着一台台设备、一座座框架的就位,量产亿吨级飞船的生产线,已初具规模。

    过去,就在不久之前,人类还只能利用化学火箭,向近地轨道投送质量微不足道的地轨道盖亚卫星;

    在那之后,又经过若干年,人类,还是利用化学火箭,第一次将同类送入并不怎样高远、却着实意义重大的太空。

    盖亚净土建立后,多少年来,人类始终在太阳系内徘徊,漫长的距离,有如天堑,似乎将永远禁锢文明的探索之心,可现在,随着超距通讯的应用,乃至于量子力学的更深奥研究成就,这道天堑,

    或许很快就会变为一条横贯天际、通向远方的天路。

    所以这就将是明天,是未来了吗;

    不,

    不一定。

    如果这就是未来,那么,人类的脚步,注定不会走得太远,

    而终究会受限于工程技术的极限,而在不远的将来,被银河系的二十万光年之巨大尺度,乃至星系与星系间的不可思议之距离,

    阻隔在更深邃的宇宙之外。

    核裂变引擎,现在,正由“全产机”体系研发中,相比旧时代的火箭发动机,当然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但,稍微考虑一下核裂变过程的放能水平,就会知道这种引擎的能力,必然有客观规律决定的极限。

    不论设计如何精妙,裂变引擎,也很难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一,

    这是物理法则的绝对极限。

    而百分之一光速,用在恒星系级飞船上,从太阳系飞越到银河中心的另一侧,至少也要几百万年那样久。

    上百万年,乃至几百万年,对任何工程体系而言,都是一个完全不可思议的数字。

    如果说,四万年的漫长旅途,还可以用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尝试解决,那么跨度长达数百万年的旅途,就在实践意义上超越了净土文明的极限。

    须知几百万年后,不出意外,盖亚甚至将越出太阳的行星宜居带,在此期间,更不知会发生一些怎样的重大变故,向银河系中心,那必定坐落着超大质量黑洞的地方,发射飞船,静待几百万年后的抵达,

    简直就是一桩完全没希望的豪赌。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com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